张仁弟,现年59岁,广元市旺苍县嘉川镇五红村人。做过司机,开过宾馆,当过煤厂老板……是当地小有名气的致富能人。
2011年无意中听说养殖的大鲵市场上可以卖到2000多元1公斤。张仁弟感觉到,这是一项有着广阔前景的养殖业,其价值不可估量。说干就干。不顾家人的反对,张仁弟购买书籍了解大鲵的生活习性,到处找大鲵养殖专家学习养殖方法;走遍了全县大部分乡镇,寻找适合大鲵养殖条件的地区……
“大鲵主要栖息于水中,而且需要在水质清凉的流溪中。”张仁弟介绍,嘉川镇群峰村离城镇较远,虽然交通不便,但空气清新,环境幽静,水资源丰富,无污染,气温常年保持在18~26℃之间。是一个理想的养殖大鲵的“风水宝地”。于是,张仁弟租用土地,修建测试水质池,大鲵繁殖、养殖基地,引进了500多尾不同大小的大鲵种苗,用管道把山泉水引到养殖场内,实行活水养殖。并尝试自繁自育,大大降低了成本。
为了确保养殖出优质大鲵,从大鲵的繁殖到养殖,张仁弟一直坚持使用流动的溶洞天然水,使用天然的鲜活野生鱼苗作为大鲵饲料,坚持定时对场所进行灭菌消毒,确保养殖场所干净卫生。
张仁弟养殖的大鲵除了本地销售外,西部部分省、市都有他的客户。几年下来,他已全部收回了成本。尽管目前大鲵市场价格走低,但每年仍有20多万元的净利润,对未来他仍然充满信心。
“老张来我们村开办养殖场后,主动帮助我们解决用电问题,解决农用物质的运输问题,资助贫困家庭,为我们做了许多好事!”在群峰村只要谈起张仁弟,群众无不交口称赞。
该村文书赵克文介绍,群峰村村民住居分散,距离变压器较远,电压不足,家用电器无法正常使用。2012年,老张自投资金6万余元,安装变压器1台,改造线路1.5公里,解决近20户村民的用电问题。2017年以前,该村通村公路未加宽硬化,运输车辆不愿进入。村民购买化肥等农用物质,只能靠肩背。老张主动承担了全村村民每年农用物质的免费运输任务,这一承担就是5年。
村民生病了,老张知道后会主动帮忙送医院,村民的孩子上不起学,他会主动借钱。村里没有互联网,年轻人上不了网,他积极协调。“村子里乡亲们有事儿,只要在情理和能力之内,老张总会全力帮忙,是乡亲们的亲人”,村主任白志全告诉笔者。
在谈及将来的打算时,老张说,养殖大鲵经济效益可观,现在自己基本掌握了大鲵养殖的成熟技术,他将采取赊销、免费提供技术服务等方式,扶持经济困难的贫困家庭养大鲵,让大家和自己一起奔“钱途”。(唐福升 康勇)
新闻推荐
本报讯(白智鹏记者周俊)“我们公司以前办理营业执照和税务登记手续需要30天,现在审批时间压缩到了5天。”5月10日,在食品药品工商质监局窗口办理企业登记手续的旺苍县木门茶叶土产有限公司工作人员白...
旺苍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旺苍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