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颤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病症之一,发作没有规律,可引起死亡、血栓栓塞、中风与痴呆、心力衰竭加重以及其它一些严重并发症。
针对房颤的治疗,传统的药物治疗存在效果差、副作用多、不良反应发生率高等诸多不足。今年3月以来,市第一人民医院引进三维电生理标测系统(CARTO系统)标测治疗房颤,克服了传统方法的弊端,具有不需开胸和不需全麻,成功率高、复发率低,创伤小、恢复快等特点,多位患者术中房颤即刻终止,新的方法大大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与有效性。
微创射频消融7旬房颤老人拥有“心”健康
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一科成功为2名房颤病人实施射频消融手术。
日前,患有阵发性房颤的73岁老人母秀英在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的精心治疗下康复出院。
母秀英老人长期患有高血压。近1年来,老人不明原因反复出现心悸、气紧、胸闷、头晕症状,并多次出现晕倒。爬坡气喘,双腿软弱无力,平常极易感冒。即使在炎热的三伏天,也要穿2、3件衣服,哪怕汗流浃背,也不能吹风扇、空调,否则就会感冒。虽然长期服用相关药物,病情依然没有好转。
究竟是什么原因呢?今年6月,老人在儿女的陪同下来到市第一人民医院检查,发现老人是阵发性房颤所致。
“这种病仅靠吃药解决不了问题,需要手术治疗。”听说要给心脏动手术,老人想想感到十分害怕。经过儿女们轮番解释、劝说,老人得知手术不需开刀后就可以接受治疗。
7月15日,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在北京阜外医院心血管专家的指导下,应用先进的三维电生理标测系统(CARTO),为老人实施阵发性房颤射频消融术:经由房间隔穿刺、肺静脉造影、左心房三维重建,应用三维标测技术对患者进行左心房双侧肺静脉前庭电隔离术……经过近2小时的手术,成功隔离肺静脉电位,手术中房颤立即终止,老人症状消失,无并发症,患者恢复良好。
母秀英老人的成功治疗,成为该院继今年5月首例开展阵发性房颤射频消融术以来,再次成功为阵发性房颤患者实施治疗的病例。
接受该院首例阵发性房颤射频消融术的患者,是72岁的涂苏华老人。
涂苏华老人多年来反复出现阵发性房颤,病情发作时表现出心悸、胸闷、心慌、焦虑,并伴双下肢水肿,休息后症状缓解,被诊断为“阵发性心房纤颤”,以前采用纠正心律失常治疗后,病情得到缓解但仍时有复发。近2年来,患者心悸症状较前明显加重,发作时间较前明显延长。
今年5月,患者入住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医生对其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后,排除了因冠心病导致的心房纤颤。结合心脏彩超、心房加肺静脉高排螺旋CT等相关检查并全科讨论后,决定采用射频消融术对患者进行治疗。
术中,患者房颤直接终止,转为正常心律,术后患者病情明显缓解,未再出现心悸等不适,且患者焦虑症状较前明显好转,现患者复查动态心电图检查未再有房颤发作。患者生活质量较术前有明显提升。随访至今患者房颤无复发,手术效果良好。
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一科邓小军主任介绍,该院成功治疗的两位阵发性房颤患者,术前均表现为反复发作心悸、胸闷,心悸发作时心电图提示心房纤颤,如不能及时控制房颤,可能会出现心功能恶化和中风并发症等,影响生活质量。
据了解,房颤患者死亡率高,最危险的并发症为脑栓塞,是正常人的5-10倍,我国每年新增“房颤”患者高达800万人。过去只有用药物治疗,控制心室率来改善病人症状,而效果均不理想。房颤的射频消融手术治疗,成为心血管领域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导管射频消融术是房颤治疗的热点,也是心脏介入技术的难点。其具有一次性根治、不用开胸等优点,但由于技术要求高,能成功开展此类手术的医院为数不多,在广元市处于空白阶段。市第一人民医院2例阵发性房颤射频消融术的成功开展,标志着广元心血管内科在心律失常介入治疗领域迈进了新的里程。
6年求医路早搏心脏不再“乱蹦乱跳”
近日,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的医生们在北京阜外医院专家的指导下,通过CARTO系统的标测,为患有频发室性早搏的杜女士进行了射频消融手术。至此,困扰杜女士长达6年之久的顽疾得到根治。
家住旺苍县的杜女士今年59岁,6年前因心慌心乱到医院检查,被诊断为频发室性早搏、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6年来,心慌心悸经常出现,每次持续时间1-5分钟不等,并伴有头晕不适症状,无法正常工作,严重影响了生活质量。医生建议她到川大华西医院治疗,但她考虑家经济条件不好,放弃了到成都治疗的打算,在医院接受对症支持治疗后,症状好转出院,长期服用药物降血压、控制心室率。
今年7月,杜女士病情加重,在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检查显示:频发室性早搏、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高血压2级,极高危,心脏长大……如得不到及时治疗,生命危险随时可发生。
在北京阜外医院专家的指导下,该院心内科专家在CARTO系统的标测下行心内电生理检查显示:患者为左侧二尖瓣环起源的室性早搏。然后,穿刺右股动脉,植入外鞘,放入大头电极消融成功,术后患者无不适症状。
心内电生理检查是一种评价心脏电生理功能的精确方法。它通过外周血管植入一条或多条特制的电极导管,医生可通过导管确定在心脏内引起严重心律紊乱的异常部位,借此精确地诊断疾病并选择最有效的治疗手段。
经导管消融术是一种非外科手术消除导致快速心律失常异常电通路的方法。医生将特殊的电极导管放置在靠近心脏异常通路的部位,然后释放可产生热量的射频电流,从而消除含有异常电通路的小部分心脏组织,终止心动过速。
市第一人民医院此项技术开展以来,使常规导管标测难以消融的心律失常得以轻松治疗,大大提高了射频消融的成功率,为各种复杂性心律失常疾病提供了高效治疗手段,同时也为川陕甘毗邻地区广大心律失常患者提供就近接受高水平介入治疗的机会。
Carto系统射频消融手术优势
房颤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疾病之一,发作没有规律,很难预料发作和停止时间,可引起死亡、血栓栓塞(主要是脑卒中)、心力衰竭以及其它一些并发症,甚至可能引起卒中与痴呆。房颤的发病率会随着年龄增大而增加,严重危及中老年朋友的心脏健康。
据心内科主任邓小军介绍,房颤的治疗是世界性难题。以往针对不同类型的房颤患者,一般采用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效果差且副作用多,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不良反应发生率高,治疗效果多数不理想。传统X光射线下进行的二维导管消融手术在处理复杂心律失常如房颤、室速时,由于无法立体显现心脏的解剖结构,手术医生很难判断心律失常的发生机制,判断消融靶点,常有“力不从心”的感觉。在以CARTO为代表的三维电解剖系统出现后,这一问题得到了大大的改善,医生在手术中可以看到实时三维的心脏解剖结构,同时抽象的心电信号被转化成为不同的颜色,让房颤手术更加安全有效。
邓小军表示,近年来,Carto系统指导下的肺静脉隔离治疗日趋成熟。CARTO系统,其原理等同全球定位系统(GPS)的定位原理,如围绕地球的三个同步人造卫星,可精确计算出一架飞机的准确位置,CARTO系统则是将心脏视为地球,应用磁场发生器代替卫星,通过感知专用导管中的磁感应线圈从而准确定位该导管三维空间位置,记录导管位置和该点心内电图,实时重建心脏三维解剖结构,且叠加颜色显示相关电生理信息。具有以下四大优点:
优点一:可以将心电生理与心腔内的解剖结构结合在一起,进行三维重建,显示为带有颜色的立体图像,从而有助于鉴别复杂性心律失常并指导消融。
优点二:应用CARTO系统的精确性非常高,可大大减少患者X线暴露时间。
优点三:缩短了手术时间,减少射频消融放电的次数,从而减少疼痛。
优点四:它不需要开胸和全麻,病人无痛苦,操作方法简便,具有成功率高、复发率低,创伤小、恢复快等特点,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猝死、心衰及脑卒中的发生率,大大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与有效性。
(记者梁译)
延伸阅读
广元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创建于1985年,是广元地区该领域唯一省级重点专科,是广元市心血管质量控制中心。该科以其强大的专家团队、先进的医疗设备、一流的医疗技术以及高水平的科研能力,引领川陕甘毗邻地区心血管学术发展,呵护心脏病人的生命健康。
〉〉〉强大的专家团队
30年前,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在广元地区率先独立建科,几代人栉风沐雨、薪火相传,如今,该科发展到两个独立的病区:心内科一病区、二病区;开设病床140张,一个CCU单元,床位使用率达150%以上。专业医疗梯队达30人,其中,主任医师4人,副主任医师1人,主治医师7人,四川省卫生厅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1人,广元市学术和技术带头人2人,承担着广元地区心血管疾病预防、治疗、科研、教学重任。
〉〉〉先进的医疗设备
心内科拥有美国原装进口C型臂血管造影机、IABP泵(主动脉内气囊反搏术)、多导电生仪、动态心电图、动态血压监测仪、活动平板、心电图仪、心电监护除颤仪、食道心房调搏机、微量输液泵等先进仪器设备。已成功开展了心律失常的规范化治疗、同步(非同步)直流电复律术、急性心肌梗塞溶栓术、顽固性心衰等危急重症的抢救治疗,危重病人的抢救成功率95%以上。
30年来,数以千计的危急重症病人通过在这里治疗重获健康。
〉〉〉科研技术誉满川北
广元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在川陕甘毗邻地区享有较高声誉,不仅取决于医疗技术处于区域领先水平,其强大的科研能力及丰硕的科研成果是推动学科发展的重要动力。该科最早在本市开展的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恶性心律失常的抢救、重症心衰、心源性休克的抢救,以及率先开展动态心电图、动态血压、食道电生理检测等技术,奠定了其科研和学术地位。
新闻推荐
本报讯(向欣)今年以来,旺苍县扶贫移民局通过“五强化”,推进目标绩效管理工作,确保目标实现。强化优质高效完成目标。按照“八有一低”标准完成22个贫困村的摘帽任务,按照“十有一无”标准完成1.1万贫...
旺苍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旺苍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