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涛 本报记者 伍力
6月10日中午,南充市嘉陵区天星乡弥陀院村一片宁静。淘米、切菜、炒肉……65岁的陈家林在厨房里忙得不亦乐乎,不一会儿就做出一桌丰盛饭菜。看着嫂子忙碌的身影,因病卧床不起的杨春明感叹:“多年来,嫂子一直就是家里的顶梁柱。如果没有她,我根本活不到今天。”
1971年,陈家林和弥陀院村村民杨盛明喜结连理。1985年,在陈家林和好心人的张罗下,杨盛明的弟弟杨春明说得一门亲事。为了养家,杨春明四处奔波,照顾弟媳的责任就落在陈家林身上。“自家兄弟,能帮衬一点是一点。”陈家林说,弟媳两次生孩子坐月子,小叔子都没能回来,全由她守候照顾,“顾不上自己的孩子和家里农活,只想让兄弟在外安心挣钱。”
杨春明的大儿子快9岁时,家庭突生变故。妻子因病离开人世,家里债台高筑,两个孩子还要上学。“钱从何来,孩子由谁照顾?”杨春明面对两难境地,束手无策。“你别作难了,两个孩子我们家来照看。今后用钱的地方还多,你还得出去挣钱。”陈家林的一番话,让杨春明流下眼泪。
随后,厄运再次降临在杨春明身上。2006年10月,在高坪某单位食堂打工的杨春明突感身体不适,经医院检查患上了“高血压中风”,右半边身体瘫痪,语言功能严重退化。住院1个月,他的病症仍未见明显好转。那一年,他的大儿子刚满20岁,小儿子15岁。
随后,陈家林把两个家扛在肩上。既照顾家庭,又负责兄弟起居,还要张罗两个侄子学艺找工作。“饭做好端上桌、衣服脏了换下来洗。两个孩子也像亲骨肉一样带。”陈家林回忆,10年来夫妇俩几乎就没有出过远门,特别是一到晚上,一有响动就得起床照看杨春明。
在嫂子和哥哥的照顾下,杨春明逐渐好转。现在,他能借着拐杖下地挪步,并慢慢恢复部分语言功能,生活基本自理。“感谢的话不知道怎么说。我只想两个孩子早日成家,替我报答哥嫂。”杨春明说。
提起“好嫂子”陈家林,天星乡人人都竖起大拇指。面对赞誉,陈家林却认为这不算什么:“现在3个孩子拉扯大了,春明的身体也恢复很多。家庭和和美美,就是我最大的幸福。”
旺苍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旺苍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