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小明 特约通讯员 王生伟
“要不是党员干部们帮带,我的中蜂养殖不可能发展到这么大规模。”9月20日,青川县桥楼乡新龙村曾经的建卡贫困户李胜荣指着排满一地的蜂箱,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原来,在新龙村支委张艳等党员干部的结对帮带下,李胜荣养殖中蜂100多箱,年纯收入7万多元。
在脱贫攻坚行动中,新龙村党支部开展党员和致富带头人结对帮带贫困户活动,11名党员干部和致富带头人按照“1+N”模式全覆盖结对帮带建档立卡贫困户,围绕发展产业和输出劳务,扶志向、帮技术、送信息,加快46户贫困户脱贫致富步伐。
帮扶到位 贫困户变致富带头人
笔者看到,在李胜荣家房后的草坪上,纵横有致地排列着100多箱蜂巢。“明年我还要增加几十箱,把那边的空地都排满。”李胜荣说,“能有现在这规模,张艳可帮了大忙。”
60出头的李胜荣家共有6口人,岳母80多岁,他和儿子、儿媳都有病。劳力弱、病号多,让他家陷入了极度贫困。2014年,新龙村支委委员张艳得知李胜荣曾经养过中蜂,就鼓励他重新发展这个产业。但李胜荣缺资金、愁销路,加之年岁不小,对此犹豫不决。张艳就给他宣传产业扶持政策、帮他争取小额信贷,当年李胜荣发展了20多箱中蜂,收入8000多元。这下,李胜荣的信心和底气都足了。
去年8月,在张艳的帮助下,李胜荣扩大养殖规模,蜂巢发展到104箱。一年来,李胜荣两次取蜂蜜1500余斤,共获利7万多元,他的中蜂养殖基地还与县内一知名网店签订了产销协议,销路一点也不愁。
如今,脱了贫的李胜荣又帮助邻居们发展起60多箱中蜂,成为名副其实的致富带头人。
信息给力 贫困户务工快速增收
新龙村村民余和兵夫妻3年来一直在外务工,就连春节都没回家一趟,可是留在老家的一大家人吃穿住行样样都走在村里人前头,小日子过得很是滋润。新龙村党支部书记王忠辉说,劳务输出是一个重要的增收渠道。他通过亲戚朋友信息源及县上的劳务招聘会,给结对的9户贫困户提供劳务信息,帮助每家至少输出一名劳务人员。
一年来,新龙村11名党员干部及致富带头人邀请农技专家,为建卡贫困户培训种养技术270多人次,帮助协调资金360余万元、积极介绍买家,发展乌药、柴胡等中药材120余亩,改良核桃、柿子3000多株,发展山羊、土鸡等6000多只,劳务输出32人。“前不久,市县脱贫攻坚蹲点督导组为全村46户151人建卡贫困户算了收入账,每人年均纯收入超过9000元,贫困户们已成功脱贫。”王忠辉高兴地说。
决战全面小康全力精准脱贫
新闻推荐
9月12日,是青川县委书记罗云的接访日。为让来访群众充分反映各自诉求,腾出时间协调处理更多群众来访反映的疑难问题,还未到上班时间,罗云就早早来到该县人民群众来访接待中心开始了一天的工作。与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