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天区之江初级中学胡娟
被人们称为“教育思想泰斗”的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两个教育者——学校和家庭,不仅要一致行动,要向孩子提出同样的要求,而且要志同道合,抱着一致的信念,始终从同一原则出发,无论在教育的目的上、过程上,还是手段上,都不要发生分歧”。笔者非常赞同他的这一观点,因为学校与家长之间应是一种相互沟通、理解、帮助的互补关系,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目标应是一致的。
笔者充分认识到了家校共建共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到班主任就是家长与学校沟通的桥梁,所以积极搭建起了这座桥梁。通过交流和沟通,让家长也改变观念,认识到家庭教育是整个教育的基石,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有着重大的影响。而学校教育是核心,是学生接受教育的重要场所,规范的管理、专业的师资、丰富的设备设施,对孩子的成长起着关键作用。在孩子健康成长的道路上,只有把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孩子为教育主体,相互配合,才能形成教育合力,孩子们才能充分感受到来自老师和家长的关怀,享受到教育带给他们的欢乐,才有利于孩子健康人格的形成和学习成绩的提高,从而达到家校共育的目的,让孩子健康成长。
在践行家校共建共育的道路上有许多成功的案例,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个家长和笔者都收获满满的教育故事。
在九年级开学分班时,有一位姗姗来迟的学生小李,一身潮潮的衣服,高高的、瘦瘦的,头发烫染,长长的刘海遮住了大部分眼睛,眼神是冷漠的、阴郁的。笔者说道:“中学生不应该烫染头发,其他同学都做得很好,你是我们班的一员,不能特殊化。所以现在你应该先去理发、换校服,再回来报到,我等你。”小李不愿意配合,送他来上学的母亲也知道孩子不穿校服和染发是不对的,但在做不通小李的思想工作后,又想妥协了。
通过了解,小李的父母长期在外务工,因为没有时间陪孩子,觉得亏欠,所以就有点溺爱孩子,导致现在孩子脾气太犟,他母亲管不住了。在笔者再三劝导下,孩子父亲做出决定,即刻回家,送孩子来上学,并在家陪小李度过初三这关键的一年。
三天后,在父亲的陪同下,小李理了头发,然后穿着校服走进了学校教室。笔者给了小李一个表示欢迎的拥抱。在学校里,笔者经常鼓励小李树立自强自立的信心,还让小李把衣物叠放得整整齐齐,并当场夸他是一个爱整洁、讲卫生的小伙子,还任命他为寝室室长,督促大家改变脏乱差的坏习惯,共创文明寝室。
慢慢地,所有老师都发现了小李的变化,他开始和同学聊天了,脸上有笑容了,上课时做笔记了,原来从来不交课后作业现在开始交了。笔者给各科任老师沟通交流后,老师们都抓住机会表扬与鼓励小李。就这样,在第一次月考结束后,小李主动到办公室来询问成绩,笔者和他一起分析月考成绩后并鼓励他继续努力。从此,课间休息时,老师们的办公桌旁又多了一个勤学好问的学生。在学期末的家长会上,笔者表扬了小李取得的进步,并感谢家长的全力配合。家长激动得热泪盈眶,连连感谢学校老师对孩子的关心和帮助,并表示会一如既往地支持和配合学校的一切工作。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要想孩子健康成长,成为有用之人,离不开家长和老师的配合,在家校共育这条道路上,我们要做到提高与家长沟通的技巧,站在家长的立场,用真心、真诚和真人格去获取家长的信任和支持,建立起良好的沟通模式。提高家长的合作共建教育意识,要让家长充分认识到家校共建共育的重要性,教学工作离不开家长的配合。要努力促进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相互配合与协调,形成教育合力,使教育的途径得以畅通,教育才能有成效。
总之,在家校共建共育这条道路上,老师和家长要肩并肩站在一起,不是“一加一等于二”,而是“一横一竖合起来”,给孩子十倍的力量帮助其成长。家校合力,给孩子一个美好的未来!
新闻推荐
18日,朝天区沙河镇蒲家小学组织开展了“欣赏自然风光、感受家乡巨变”校外远足实践活动。上午10点左右,孩子们到达罗圈岩易...
广元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广元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