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崔华忠
这是一次特殊的党支部支委会议。2月15日,通过视频连线,市第三人民医院隔离病区临时党支部召开支委会,隔离病区内外的支部一班人对着手机屏幕,汇报思想,研判形势,明确任务。
“越是危难时刻,越需要党的力量。”市第三人民医院隔离病区临时党支部书记谢辉向支委发出动员令。
广元市第三人民医院,是全市唯一新冠肺炎市级医疗救治定点机构,主要接收确诊、疑似新冠肺炎患者和市城区医学观察人员。其中作为核心区的隔离病区,配备有46名医护人员,包括10名党员、2名入党积极分子。
谢辉是一名“老兵”,曾参与非典、禽流感、甲流感等疫情医疗救治工作。在隔离病区任务下达后,谁来“担纲”带头人?第一时间,院里就把担子压到谢辉的肩上。
面对鲜红的党旗,他和全体支委“誓言”:“科学防治,冲锋有我;同舟共济,胜利有我!”
从1月20日以来,随着接收病人和医学观察人员日渐增多,谢辉每天工作16小时以上。参与疑似病例、确诊病例的诊治,医学留观的排查,发热门诊、急诊科发热病人出车工作指导,对病区医护人员进行动员、心理疏导……隔离区一项项工作井然有序。
示范是无声的引领。
党员石宝星的妻子身体不好,特别需要丈夫照顾。但隔离病区的救治任务,更需要石宝星这个在意大利进修过的业务骨干。石宝星没有犹豫,毅然向院党组织递交了请战申请书。
从普通病房到隔离病房,从观察区到确诊病区,石宝星始终战斗在最需要的地方。正是他的专业和敬业,成功将1名重症病人转为普通病人、5名确诊病人实现病情稳定。
在党员张晗作出“逆行”决定的那一刻,他看到了妻子眼里的泪花。“说不顾家人担心是假的,但危难时刻总得有人上前线。”张晗说。当一进入岗位,张晗就进入忘我状态,有一次连续值班长达72小时,早已把家人的担心置之度外。
去年8月才结束援非任务回到医院的王朝智,当疫情来袭时,他第一时间向组织请战。在请战书上,他写着与自己刚上交不久的入党申请书上相同的话:“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我要用实际行动,接受组织的考验。”
王朝智负责整个隔离病区医疗质量管控,神经每天都是绷得紧紧的,确保每一个环节都不能出现任何问题。但也就在这时候,他的女儿被查出普通肺炎住进同一医院。每天,他只有利用参与医院会诊的间隙,在5米开外给女儿加油、鼓劲。
2月9日,经过13天的精心治疗,广元首例新冠肺炎患者在广元市第三人民医院成功治愈出院。目前,已有4名患者出院。
冲锋有我!胜利有我!党旗更鲜红!
新闻推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国务院《人工影响天气管理条例》、《四川省人工影响天气管理办法》有关条款的规定,广元市...
广元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广元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