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广元 今日旺苍 今日青川 今日剑阁 今日苍溪
地方网 > 四川 > 广元市 > 今日广元 > 正文

三个“小切口”看利州社会事业70年“大变化”

来源:广元日报 2019-10-11 00:40   https://www.yybnet.net/

乡村文化室学生吃上营养餐农村小微学校联盟典范——范家小学文化志愿者服务签约医生服务

本报记者周小丁

雪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7年门诊人数9000余人,2018年达到28000余人,今年前六个月门诊人数就已超过2018年全年;

规模相近、问题类似、目标相同的15所农村小规模学校组建“微型学校发展联盟”,辐射带动甘肃、青海、贵州等多省市,如今3000所农村小规模学校加入联盟;

100场文艺活动下乡村、100支文艺队伍上广场、民间文艺调演等群众文化活动此起彼伏……

数字浓缩故事。70年来,利州区“民”歌嘹亮,让48万利州群众在幸福生活中不断前行。

基层医疗机构:从“无患可医”到“把患者留在基层”

8月15日下午,烈日当空。利州区龙潭乡柏佛村贫困户凡国华带着生病的孙女匆匆赶到村卫生室就医。刚走进医生办公室,凉爽的冷气迎面而来,让他焦躁的情绪瞬间稳定了下来。

坐落在群山环绕中的柏佛村,曾是典型的贫困山村。村里不少贫困户都是因病致贫,看病便宜、方便,成了他们心中所盼。

“经历了生病靠在家‘拖’,到翻山越岭去卫生所看病,再到现在小病就在村上看,改变太大了。”年近50的凡国华,回忆起自己所经历的就医情景时不禁感慨道:“现在是把健康送到家门口了。”

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与柏佛村一样,利州区大多数农村的医疗力量主要靠“赤脚医生”。这些“赤脚医生”往往是各个村子从自己的生产队里挑选合适的人送去镇上学习一些医疗知识,回来就成了村里的医生。他们对一些常见小病小恙能开药、打针,但病情稍稍复杂就会手足无措了,这个时候病人就需要送到乡镇卫生院。

然而,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民外出打工,收入比以前提高了,对医疗卫生的要求也随之提高。乡镇卫生院靠着新农合报销“兜底”,还有一些患者前来就医,村卫生室则迎来了最尴尬的几年,“小病都往乡镇跑,大病都往市区跑,一年下来没几个人在村上看病。”在柏佛村当了11年乡村医生的柏大学谈到。

改变出现在了2015年初。那年起,利州区开始在全区推广四川省基层医疗机构管理信息系统,同时累计投入3000余万元推进卫计人口健康信息化建设,构建了以区域信息平台、6大业务应用系统、3大核心数据库为基本架构的全民健康信息网络,基本实现了全区城乡医疗卫生机构信息一体化管理。

“我这卫生室也有点‘大医院’的感觉了。”在宝轮镇红星村村医罗明正的工作桌上,摆着的是电脑、社保卡读卡器等设备。他告诉记者,现在村民到他这里看病,可以通过医保结算系统当场就报销,“最多的时候一天看了20个患者,患者量比之前多了50%左右。”

为了打通百姓就医“最后一公里”的梗阻,利州区于去年5月实施村卫生室医保联网结算工程。此后,村医便可通过专网连接登录四川省基层医疗机构管理信息系统,用这个系统为老百姓看病开处方并可与医保平台直接结算。据了解,该系统里面还有辖区居民的健康档案,居民前去就诊时系统能自动显示该病人的健康状况,还可查看该病人在市内就医的历史记录,为医生诊断提供极大方便。

除基层医疗机构诊疗费用与医保平台中心直接结算外,实体和电子健康卡全面应用、“卫计E通”应用试点推广、市区乡村四级远程医疗会诊系统互联互通……“现在,靠着‘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体系、支撑体系,我们成功把患者留在了基层。”利州区卫健局有关负责人表示。

对此,雪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赵蓉对此深有感受,“通过信息化建设,老百姓在基层就医更方便,同时我们医生的技术诊断手段和能力也得到大幅提升,现在老百姓对我们基层医疗更加认可,获得感更强。”

农村微型学校发展联盟:在不被关注的角落起飞

谁也不曾想到,2018年深圳的一场跨年晚会,竟将相隔千里的利州区宝轮镇范家小学送上了“热搜”。晚会上,某知识付费品牌经营者介绍了经济学学者何帆对范家小学的评价,此后,这个深山的农村小学开始被大家熟知,并被冠以“中国教育理念最先进的小学”。

范家小学距市区40多公里,坐落在山脚下,四周群山环绕,满目苍翠。学校规模不大,共有30名幼儿园孩子、51名小学生、13名老师。

“2008年之前,学校还有200来个学生,但由于经费不足、教师流动较快、家长对乡村教育不信任等原因,到2014年时学校只剩不到50个学生。”那些年,范家小学要留住学生是很困难的,张平原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临危受命”的。

其实,当时利州区大部分乡村小学都面临着范家小学一样的问题——如何让留在农村的学生享受到公平和高质量的教育?2014年,利州区14个农村小规模学校联合起来成立了微型学校发展联盟,破解学生少活力不够、师资紧缺等难题。范家小学是发起者,也是联盟发展的一个缩影。

基于农村微校势单力薄的办学现状,张平原提出“创造充满关爱、鼓励的成长环境,激发生命潜能,激扬生命活力,为学生持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的办学宗旨,并将“尚美、尚能,求实、求新”作为范家小学的校训。同时,针对学生大部分是留守儿童,张平原又提出要在班级建设中,融入更多的“家”的元素,使孩子在班级家文化的濡染之下,逐步建立起安全感、归属感和自信心,从而焕发出独特的教育力量。

但是,农村教育并没有大家所想象的田园牧歌式的浪漫,还有很多因素在制约着农村教育的发展。首要的就是师资问题。“随着教育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为我们解决乡村学校师资缺乏提供了条件。”张平原说到,小微联盟通过开通网络互动直播课堂,组织名师讲解示范,师生同堂共听共学,有效破解了乡村微型学校教师资源匮乏的难题。

师资问题解决了,然而乡村学校最好的教育又该是怎样的呢?在张平原看来,“就是充满自由、关爱气氛,发展人的教育。”从2016年开始,范家小学探索出了一套自己的乡土课程。起初是老师带孩子们去农家的空地里采野菜,发现其中很多野菜孩子们都不认得,便让他们采回来后自己观察、画图、查阅资料,弄清楚每种野菜的名字和价值。最后野菜被大家拿去食堂炒着吃了,一种回归乡土的课程由此发端。后来,每周三的下午,学生们就走进田间地头,围绕不同的主题探索关于家乡的种种。

“我们希望通过乡村学校的课程与教学模式的变革,让人们看到教育发展的新希望,让农村孩子不再为所谓的好教育而流动。”张平原表示。

五年来,利州区微型学校发展联盟以“办好农村孩子家门口的学校”为愿景,以“办美丽乡村小学,育阳光自信儿童”为目标,紧紧围绕校长领导力、干部执行力、教师教学力提升为重点,大力推动管理互通、研训联动、质量共进、文化共建、项目合作、资源共享“六大行动”,各校管理规范、课程齐全、亮点渐显,开创了利州农村教育发展新气象。

15“粒阳“光种子工”程”志种出愿服1024朵“务:志愿花”

8月,又到了利州一年最热的时候。14日,天刚蒙蒙亮,李仁菊就起床准备着。待洗漱完毕,她换上了一件印有“中国文化志愿者”标志的绿色T恤,拿起两把舞蹈扇出了门。她要在舞蹈队员到来前,赶到河边坝子上,再复习一次当天要教的舞蹈。

“穿上这件T恤就有了责任感使命感,自己只有更努力地带动更多的人加入到农村文化建设这个行列中来,才对得起‘阳光工程志愿者’这一称号。”现在,绿色T恤加舞蹈道具,已成为李仁菊的一个明显“标志”。

李仁菊是三堆镇三堆村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以前年轻时村上娱乐文化几乎为零,她就喜欢跑到镇上去看文艺队伍表演或者在家守着老式电视看舞蹈节目,那时心里总是“痒痒”的,也想上去表演一番。后来,她真在家慢慢摸索着跳了起来。从最初自己跳着玩,到后面带动村上几个熟识的妇女一起参加村上的庆祝活动,再到2016年被选为“阳光工程志愿者”,李仁菊的舞蹈是越跳越“远”。

作为全省“阳光工程”——中西部农村文化志愿服务行动试点县区之一,利州区在2016年针对农村地处偏远、条件艰苦、住户分散、人才流动艰难的实际情况,按照就近就地原则,以本村常住村民为主,通过自愿报名、资格审查、笔试面试、考察公示等程序,优先选择了15名“热爱文艺、扎根农村、甘于奉献、服务群众”的民间艺人、文化能人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作为“阳光工程”志愿者。

李仁菊便是这15名“幸运儿”中的一员,与她一同被选上的还有2名非遗传承人、5名退休艺体教师和7名书画、舞蹈等文艺爱好者。

从被选上的那一刻,自豪感便与责任感并存,15名“阳光工程志愿者”深知肩上的重任——不仅要在量上极大丰富农村群众精神生活,还要让群众的文化生活有质的飞跃。他们日复一日地带着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爱、对火热生活的爱和对群众的爱,投入到文化志愿服务中。全区各项重大文艺活动从策划到表演都有他们的身影,每周五的“阳光工程”志愿服务“开放日”中,他们都在忙着接受群众咨询建议、集中开展教学培训、指导协调项目建设,此外,他们还常常深入全区各地开展文艺教学志愿服务,培养了大批乡土文化人才,引导农民群众成立起了一支支民间文艺队伍……基层文化建设在他们的牵引下蓬勃开展,农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不断增强。

15名“阳光工程志愿者”犹如15粒“种子”,在利州大地孕育而生,引得利州区文化志愿者队伍遍地开花,迅速壮大。

目前,全区共建立了“机关文化干部、文化名人、文化义工、文艺团体、阳光工程”5支文化志愿服务队,推出了包括广场舞、书法、摄影、剪纸、民间乐器等10多个文化志愿服务项目,1024名志愿者均衡分配到159个行政村开展“千人百村”文化志愿帮扶行动,有效缓解了基层文化人才队伍不足、服务效能不高等问题,助力利州率先迈向全面文化小康。

(本版资料图片均由中共利州区委宣传部提供)

新闻推荐

坚持高点起步 强化示范带动 市纪委监委机关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本报讯(记者崔华忠)采取多种形式扎实开展集中学习研讨、到市委党校“初心·使命”党性教育馆参观学习、创作70米主题剪纸传...

广元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广元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用典型案例照镜子2019-10-09 00:46
评论:(三个“小切口”看利州社会事业70年“大变化”)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