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佳吴艳本报记者刘俊
8月19日,一大早,三堆镇人民调解室里坐满了村民。仔细听,原来是宝珠寺社区二组的三户村民对本村林地补助分配方案有异议。三户村民认为应该按照1984年的人口数进行补助,但是经村民小组代表讨论后决定按照1982年的人口数进行补助,双方各持己见。
“口说无凭,双方还要进一步收集证据,才有利于还原事实,法官也才能支持我们的诉请。”现场,社区法律顾问杨君正耐心进行调解。
由于争议焦点时间久远,很多口述内容未能得以佐证,在律师的现场调解下,双方当事人决定进一步收集证据后再度协商。
“现在晓得了嘛,要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也需要足够的证据来支持。”三堆镇宝珠村二组村民伍天菊说。
通过讲法说理,让本来错踪复杂的事情变得条理清晰,双方当事人也从不休的争论中平静下来积极配合调解,法律顾问进村,不仅仅是协助解决群众的实际问题,更重要的是在群众心中播下了法律、法治的种子。
为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浓厚氛围,利州区司法局坚持法律服务工作向基层延伸,积极推动落实“一村一社区一法律顾问”制度。
当天,在三堆镇井田村会议室,一堂涉及民间借贷、农民工工资、土地承包纠纷等内容的法治讲座正在进行。
“民间借贷这个问题,作为老百姓怎么保障自己借出去的钱,在借的过程中应该做些什么?注意哪些问题?……”井田村法律顾问喻维新正详细的给村民讲解到。
类似这样的法律讲座在该村每季度都会有一次,村民也会在这个过程中参加讨论、进行法律咨询。
“法律知识讲座我只要有空都是要来听一听的,了解不少自我维权的方法,也增强了维权意识,简单举个例,以前借条上写了日期但没按手印都是常事,现在这种情况就不会出现了。”村民李潘学说。
据了解,联系每个村(社区)的法律顾问除了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外,还对村委会销售合同、土地流转协议进行审查,并从专业的角度提出意见和建议,避免了不少法律纠纷,这种公共法律服务也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的法治保障。
据悉,全区17个乡镇(街道)220个村(社区),共选派律师38名、法律工作者35名,实现法律顾问全覆盖。平时法律顾问通过专门建立的微信群针对群众外出务工纠纷、劳动合同的签订维权、邻里纠纷等法律服务需求,开展“订单式”法治宣传和法律服务。到目前,利州区法律服务行业已开展法治宣传活动330余场次,开展法治讲课260余场次,接受线上线下咨询9000余人次,调解矛盾纠纷80件,参与合同审查20次,切实发挥了法律顾问在基层治理中的重要作用。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刘怀英)8月24日,记者从市广播电视台获悉,该台将携手中国联通广元分公司,首次运用5G网络技术对“女儿节”盛况进行V...
广元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广元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