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张文良
4月23日一早,唐舒文就赶往平基村赵家河,察看金丝皇菊的长势情况。“这是村民增收致富产业,要精细管理,才能有好收成。”想起自己刚履职时,平基村没有一寸硬化道路、没有一个产业,唐舒文不禁百感交集。
修路架桥,“空心村”迎来新“春天”
“现在有了硬化的通村路,去趟广元市城区也不到一个小时,办事方便得很。”平基村3组村民刘大师驾驶着自家小轿车,说起现在的出行方便来,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这要放在几年前,是村民想都不敢想的事。就是去趟最近的荣山镇赶个场,都要半夜起来打着火把出门,办事回来也就第二天天黑了。尤其是到了雨季,出行更是困难,整个河上无一座桥,村民们只有蹚水过河,村民被洪水卷走的悲剧发生了好几起。恶劣的生存环境迫使其中5个组的村民整体背井离乡易地居住,平基村成了远近闻名的“空心村”。
在唐舒文多方奔走和不懈努力下,如今峰岩村至平基村村委会5公里村主干道、荣燕路1.5公里道路硬化,王家庄1公里改道,王家庄至村委会主道2公里加宽,平基村组主道全部变通途。特别是夹峡子、王家庄、英家坡三座大桥建成通车,彻底解决了平基村多年来未能解决的过河难问题。
路通了,以前搬迁在外的村民纷纷回迁,让“空心村”迎来了真正的“春天”。
2017年,大学毕业在外务工的李从宝看到家乡的变化,在唐舒文的鼓励下,辞掉广州的工作,毅然回乡创业发展,现已成为利州区最年轻的村主任。截至目前,全村回迁村民已达20余户70多人,私家车也由当初的不到10辆增至近50余辆,全村私车保有量达到30%。
因地制宜谋发展,千亩荒山变“金山”
春季时节,赵家河畔,20余亩金丝皇菊长势正旺;平基寺旁,110亩脆红李果实累累;贾家山下,万株银杏幼苗一片葱茏……
“为将荒山荒地变成‘金山银山’,唐书记真是操碎了心!”村主任李从宝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为实现村集体经济发展目标,唐舒文协调项目资金10万元采购脆红李苗5000株,亲自带人去成都进行种苗考察、技术咨询,亲自去采购灌溉设备、生根药剂等,发动村组干部冒雨开荒打窝子,亲自指挥栽植、安排管理,栽植脆红李树苗成活率达到90%以上,一举完成了平基村产业“零突破”。
为保证银杏、脆红李树苗的快速生长,唐舒文组织力量开展了银杏地除草、脆红李地翻耕,林下间种黄豆、荞子,不仅把荒地变成了熟地,使苗木茁壮成长,而且实现了村集体当年增收。
为实现产业多元化,不断拓宽增收渠道,唐舒文多次到农工委、农业局争取项目支持,在产业园区修建了能一次养1000只成品鸡的养鸡场,交由当地养殖户进行试养,现已成为集体经济增收的渠道之一。
同时,唐舒文还着力“造血工程”,他鼓励贫困户发展种养业,引导入股养殖合作社带动发展。2016年引导全村25户贫困户入股康宁种养合作社发展养牛,入股三年时间,已实现每户分红1500多元。
待群众如亲人,从不计较个人得失
“亏了唐书记啊,要不然我这老命早没了。”83岁的贫困户李从兰逢人就夸唐舒文。李从兰子女在外务工,唐舒文到村后,为李从兰申请办理了慢性病治疗、大病救助等。更让李从兰想不到的是,一天他突然晕倒被邻居发现后抬到村上,当时村上没有便车,唐舒文主动驱车将其送到镇卫生院进行救治,使其转危为安。
平基集中安置点的7户贫困户至今还记得,是唐舒文帮着他们马不停蹄地跑规划设计、搞地勘,解决用地、协调占地补偿问题,督促修建队伍场平、堡坎、房屋建设,确保了大家在2017年10月全部实现乔迁新居。
“唐书记真是我们的好书记啊,没有他就没有我今天的好日子!”贫困户贺仕文说起唐舒文,感激的话说不完,“为找到一块宅基地,唐书记前后跑了无数趟。见建房资金不够,还借给了我5000元现金,新房建成后,又自掏腰包帮我买材料,找工人给我接通了水电。”
“不说跑烂多少双鞋、磨破多少嘴皮,就连他的车都跑坏了无数回。”驻村工作队队员任权生说起唐舒文感慨不已,“老唐的车以前一年大概跑一万公里,现在一年至少都要跑个三四万公里,油费不说,光换轮胎、修减震费用都不简单,但他从未提过一句。”
新闻推荐
丢过驾照 男子四川留下“吸毒记录” 四川广元市公安局朝天区分局:系被吸毒嫌疑人冒用,比对信息确认有误,正上报更正
华商报讯(记者蒲阳)2015年收到四川广元警方信函,称吸毒被拘留,因工作忙碌未处理。谁知之后住酒店被查、驾照丢失后也无法补办...
广元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广元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