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杨霞
“记者同志,您是来找我的吗?”阳春三月末,当记者在广元职高找到黄元勋时,这个中等个头,带着眼镜,充满书卷之气的“90后”一脸惊诧,那一口川中一带的卷舌音咬得很重。
因为好奇所以喜欢
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感兴趣,才能把事情做好。
黄元勋是内江市三烈镇罗皇村人,1950年,该镇因三名土改工作队员被土匪杀害而得名。读小学时,黄元勋就对马路上跑的汽车很好奇,有时坐在汽车上,都想伸手去摸摸方向盘,想看看它是怎么控制这个大家伙移动的。
“初中毕业后,我考上了内江三中,经常乘车往返于学校。记得有次周日下午,我从村里乘车返回学校,半路上车突然熄了火,司机摆弄了两个多小时,也没有把车修好,急得满头是汗,只好请乘客们改乘其他车辆。从此,我对汽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梦想当个修车医生。”黄元勋回忆道。
2013年,黄元勋怀揣少年的梦想,报考了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攻读汽车车辆专业。3年来,“三点一线”成了他生活的全部。图书馆,他是熟人,阅读专业书籍,寻找疑难问题的答案;实训室,他经常光顾,拆装汽车,训练技能,总能看见他的身影;老师办公室,他是常客,虚心请教,不耻下问,成为老师眼中的好学生。
功夫不负有心人,凭着扎实的基础理论,过硬的专业功底,他的专业课成绩名列前茅,成为一名优秀的实训室管理员,连续五次被学校评为“三好学生”,获奖学金5000元,拿到了汽车修理三级技工证书,并作为专业代表参加了四川省汽车年会。
因为追求所以执着
2016年底,黄元勋加入广元职高,成为一名汽修专业教师。
在新的工作岗位上,他很快就找到了人生坐标,他说:“我很喜欢职业学校教师这个职业,可以教书育人,可以从事自己喜欢的事业,可以和志同道合的朋友们一起寻经问道。”
教育教学工作,是一项常做常新、永无止境的工作,新知识、新产品、新术语几乎天天出现。作为汽修专业教师,黄元勋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定期深入汽车维修企业实践。他克服教学中的随意性,认真制定教学计划,力求吃透教材,找准重点、难点,将知识流畅地、轻松地、完整地讲授给学生。他带出了150多个学生,有20多名考上了大学,他的学生贺俊鸿在全省中职学生技能大赛中拿到了三等奖。
天道酬勤,付出终有回报。短短两年,黄元勋顺利考取了教师资格证,通过了试用期考核,获得了校领导和同事们的认可,并被学校评为“文明个人”。
2017年,黄元勋参加了广元市举行的“四川省首届工匠杯”选拔赛,因为一个小小的疏忽,他仅拿到第4名。按照规则,只有获得前2名才有资格代表广元市参赛,从而错失了到省上打擂的机会,但他却赢得了裁判的鼓励:“好好练,继续努力,你是有潜力的!”
“不管从事任何工作,若是缺乏热情、信念和努力,必定无法获得真正的成功!”黄元勋经常这么说。
因为梦想所以拼搏
韧性、勇气和意志力让黄元勋变得强大。
2018年12月7日,广元市第七届职业技能大赛拉开帷幕,黄元勋携学生曾宇涛再次向奖牌发起了冲击。
12月9日上午,汽车维修决赛在四川信息职业学院实训室举行,诊断故障、撰写分析报告、排除故障,来自全市的40名“车医生”施展望、闻、问、切等十八般武艺,先后登台亮相。要求选手在40分钟内,对病车进行事故诊断,处置,然后启动发燃小车。
轮到黄元勋上场了,他凭着扎实的基本功,娴熟的技术,运用测量仪表诊断病车,先后发现并排除了启动机插头松动、负极线断路、蓄电池电压不够、发动机电脑板负极断路、25号保险丝无电等故障,并撰写了分析报告,在所有参赛选手中脱颖而出,如愿斩获汽车维修项目一等奖。更为可喜的是,他的学生曾宇涛获得二等奖,为广元职业高级中学赢得了“高技能人才摇篮奖”。
获奖之后的黄元勋并没有松懈,立即又指导学生投入训练,备战全省中职学生技能大赛。2019年1月上旬,在全省中职学生技能大赛中,曾宇涛荣获三等奖。
当记者问到黄元勋下步打算时,他自信满满地说:“由于出差在外,我错过了全省中职教师技能大赛的机会。我要努力提高技能水平,争取下届参赛夺冠,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梦想,为广元培养更多的汽车修理人才!”
新闻推荐
专题研究《广元市水利脱贫攻坚和基础设施补短板实施方案》2019年落实措施。专题研究省市巡察脱贫攻坚发现问题整改工作,成...
广元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广元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