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冬梅本报记者常力文
这一年,党风廉政建设社会评价群众满意度位居全省前列、全市第一;
这一年,创新探索说事服务站、精准监督“13524”模式、政德评价体系、回访暖心包等工作经验,获得社会各界充分肯定,受到群众一致认可与好评;
这一年,在脱贫攻坚第一线、在抗洪抢险最前沿、在护航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都有着昭化纪检监察干部的身影……
高站位筑牢夯实政治责任“牵鼻子”
“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推进党的各项建设。”在区纪委七届三次全会上,副市长、昭化区委书记陈正永对党的政治建设作出安排部署,领导带头是其中最关键的一环。
一年来,昭化主要领导以上率下,召开23次区委常委会、15次区政府常务会,专题研究部署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听取党风廉政建设专题工作汇报,常委会、常务会会前学纪学法学理论45次,党政班子成员到分管领域开展党风廉政调研51次、参加分管单位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会议83次、开展谈心谈话268次……组组数据,是昭化压实压紧主体责任的最好说明。
一年来,2名区党政班子成员,3名乡镇党委书记、区级部门党组(党委)书记,向区纪委全委会述责述廉,并接受评议。4次主体责任落实情况专项监督检查,发现整改问题34个,26名单位“一把手”因主体责任履职不到位被约谈。严格“一案双查”,3人因落实主体责任不力被严肃问责,7名单位“一把手”因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考核排名靠后被约谈。
密监督驰而不息转变作风“不止步”
取消清理留痕事项175项,整合各类检查25项,优化考核评价指标64项,取消检查软件留痕考核指标11项……
一直以来,昭化始终以实际行动保障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等规定的落地落实,聚焦春节、“五一”等关键节点,盯住违规发放津补贴、公款大吃大喝等老问题,着力发现和纠正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典型问题,发现整改问题117个,通报曝光36人,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9件9人。
一年来,以“作风纪律深化年”为统揽,突出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整治,51145张“廉心卡”张贴群众家门口,4场“阳光问政(廉)”村社专场走到群众身边,360人主动向组织说清“一卡通”问题,93.54万元违纪款上交,125条涉黑涉恶涉乱问题线索被一一核实处置,2件“保护伞”问题线索立案查处。
常教育防微杜渐积极预防“堵源头”
“真是不敢相信,身边这么熟悉的人居然会走到今天这个地步,太遗憾了,这也时刻警醒着自己,要绷紧廉洁思想弦。”在昭化区警示教育大会上,观看了以身边事例制作的警示教育片《共同贪腐的不归路》后,参会人员纷纷表示。
一年来,昭化以廉政教育为抓手,从源头筑牢党员干部廉洁“堤坝”,218场党政“一把手”廉政党课、1.3万人次廉政提醒短信、4000余人参与廉政知识测试、1700余本《忏悔与警示》、300余份读后感、120余场次警示教育会、1430余份“家庭助廉”承诺书,将廉政意识化为党员干部行为自觉。
让党员干部把好廉洁“方向盘”,昭化将廉政教育和日常监督相结合,抓“关键少数”,细化落实“一把手”和重点岗位负责人监督等措施,开展一级廉政风险岗位抽查审计,从整改发现的43个问题中,不断健全完善长效机制。强震慑亮剑执纪惩贪治腐“重遏制”
“这是区纪委监委的信访举报渠道,有6种方式,你们要反映党员干部问题的,就可以通过这些方式。”菜市场、集镇上、聚居点,总会听到纪检监察干部这样的“吆喝声”。
拓宽干群连心桥、激活群众监督,在全区233个村(社区)创新建立群众“说事服务站”,让群众在“监督前哨”里慢慢“说事”,24场次赶集日集中接访、3000余个“明心境”、1000余个“便民袋”、3000余张宣传单,让群众近距离了解党风廉政建设,让群众身边的腐败和作风问题无处遁形。
一年来,昭化始终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立案136件,给予党纪政务处分136人,其中科级干部17人。
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的同时,还一直坚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注重做好纪律审查“下半篇文章”,用“四必谈”和“五必访”的方式,全面了解掌握受处分人员的思想动态,定制配有《党章》等书籍的“暖心包”,鼓励干部改正错误、轻装前行,63名受处分干部在回访中收到“暖心包”,情暖心更暖。
新闻推荐
22日,由利州区微型学校发展联盟主办,利州区井田小学承办的“阅读伴我成长”教师演讲比赛圆满落下帷幕。比赛中,来自微型学校...
广元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广元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