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明君张琛本报记者刘乾辉
大山里,水泥路通到了家门口;密林里,天麻恣意生长;wifi入了户,快捷的信息和城市一个样……
山高沟深、十年九旱的朝天区柏杨乡中东村,2018年脱贫了。奇迹是如何创造的?答案的背后,中东村有一支强有力的帮扶力量——朝天区人民检察院。
基础设施大改变,换来发展底气十足
“不说别的,光是水泥、河沙、钢筋的运费就要节约6000元。”在中东村六组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在新房烤火的赵全平直夸柏(杨)捍(东)路修好后给他带来的实惠。
要致富,先修路。面对山路十八弯,面对出门鸡都会摔死的悬崖峭壁,修路资金从何而来?区检察院找到国土局,决定提前启动土地整理项目,以解资金燃眉之急。资金暂时解决了,问题又来了。土地整理修的是生产作业道,仅2.5米宽,满足不了中东村发展的需要。区检察院负责人多次到省国土资源厅汇报,优化设计,将生产道上档升级为宽3.5米的通村路。通村路这块“硬骨头”在2016年变成山腰上的一条14公里的美丽的玉带。
一个村庄的落后,不仅仅是一条路的问题。吃水难、用电难、通讯难……这些都是发展路上的拦路虎。
“2014年区检察院帮扶中东村时,手机信号差;老百姓看电视,雪花点多得很。”谈起几年前的中东村,副检察长李明武十分心疼。
“以前要到水沟弯去挑水,一早上才挑三担水。”中东村4组的许连金,说起吃水的历史,唏嘘不已。“检察院挖了80方的水池,安了20毫米的水管,自来水直接流到水缸了。”
变压器由50千伏安更换为100千伏安,在区检察院多方协调争取下,吹风下雨就停电的情况也成为了历史。
走村入户,记者惊奇地发现,这么偏僻偏远的村子,几年间,基础设施可谓发生了天翻地覆的改变。这些改变,首先是党的政策好,其次是检察院把党的好政策落到了实处。
每户有增收产业,集体经济逐步壮大
基础设施变好了,村民发展特色产业的劲头足了。
“虽然今年雨水多,但我的核桃还是卖了4000多元。”记者采访时,中东村一组的赖仕山正在烤火。“以前自己弄的土炉子,烟子出不去,呛人得很。检察长李红给我买的这个火炉子,冬天在我们山上管用。”他有核桃树270棵,80%挂果了。
中东村在万山丛中,村民利用丰富的林地资源,种植天麻。四组的赖仕贵多年前尝试种天麻。但技术不过硬,效益差。就在他快要放弃时,区检察院在村委会举办了农民夜校。备料、下种、培菌、移栽……“每个关键环节,农技员讲得一清二楚,我明白了自己的天麻问题出在哪里。”有了技术支撑的赖仕贵,今年种的天麻大获成功,挖了2000多斤,且大的居多。
如今的中东村,主导产业核桃的面积达530余亩,天麻种植面积150亩,木耳、魔芋等产业也逐步发展起来了。
“不仅村民有了增收产业,村集体经济也从无到有,正在蓬勃发展。”区检察院驻中东村第一书记刘淞自豪地告诉记者。中东村集体资产经营管理有限公司流转土地50亩,种植脆红李、油桃,建成小水果园一个。在水果树下套种扯篼子小花生,今年收了近千斤。
种金耳,喂跑山鸡,养黄羊……尝到产业甜头的中东村老百姓在脱贫奔康路上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产业兴起来了,下一步搞好销售,在好收成的基础上再卖个好价钱。”李明武说。
干事创业的激情,脱贫奔康的原动力
“区检察院帮扶中东村,不仅改善了当地的基础设施,发展了产业,最令人欣慰的是——群众观念发生非常大的变化。正是理念的转换,下一步的发展才有源源不断的动力。”面对记者,李红这样看待帮扶成果。
事实也是如此。
今年秋天,中东村新村委会落成,区检察院举办了两次文体活动,每次都有近百位村民参加。“没参加活动的村民,听说这么热闹,都后悔呢。”村主任何金彦一边打扫村委会卫生,一边对记者说。
记者在中东村采访时,山风呼啸,寒气刺骨。赖仕山顶着冷风正给核桃树喷药。前一天他把核桃树叶收集烧成灰。“今年有些核桃树感染了病菌。如果不处理,明年树子要遭殃。人家检察院大老远地来帮我,我自己也要努力。”赖仕山的话很朴素。
“变化最大的,要数许连金。”李明武告诉记者。老许的妻子很能干,家里大小事都是妻子作主,但多年前老许妻子患病去世,后来女儿出嫁后,孤单的老许觉得村子条件差,自己又没亲人常伴,生活没有意义。房屋檩子断了,也不想换。赶场回来宁愿在新房梁转,也不愿回家。后来在区检察院帮扶下,许连金盖了三间新房,自来水直接流到缸里。路通到了家门口,许连金感到好生活正在向自己走来。如今,他把自己的小家收拾得干干净净。种植天麻,今年就卖了一万多元。
这样的事例还很多。
“只要帮到了点子上,再穷的地方也能大变样!”李红一语道破帮扶真谛。
新闻推荐
创新管理工作方法助推乡村组织振兴 利州区宝轮镇打造基层领导核心建设坚强堡垒见闻
王娟本报记者刘俊“我是党员我遵守、听党话跟党走、爱党爱国爱家园、学法守法树新风……”近日,在利州区宝轮镇回龙村,全村...
广元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广元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