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元新闻 旺苍新闻 青川新闻 剑阁新闻 苍溪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广元市 > 广元新闻 > 正文

面对童年的消逝做些什么

来源:广元日报 2018-10-10 01:55   https://www.yybnet.net/

广元市利州区东坝幼儿园任毅

《童年的消逝》是世界著名媒体文化研究者和批评家尼尔·波兹曼的一部力作,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广泛影响。作者运用心理学、历史学、人口学和语义学等多方面知识,阐释了一个令人触目惊心的论题。

作者认为,童年是社会文化的产物,是“对某一阶段象征性成就的描述”。童年是一个特殊时期,这个时期在言谈举止、能力等各方面都与“成人”有着显著差异。当这些差异现实地存在并被整个社会普遍认可时,“儿童”便开始出现;而当这些差异越来越小以至最终可以被忽略时,“儿童”便失去了自身存在的必要性和依据,开始消逝。

作者认为,导致童年出现与消逝的根本原因是人类社会信息传播方式的变化。中世纪,人类主要借助口语进行沟通与交流,年幼者和成人之间的差异不显著,年幼者不需要通过专门的教育取得“通行证”就能进入成人世界,因而也就没有必要明确区分儿童和成人的概念;印刷时代,书面语言成了主要的信息传播方式,年幼者必须通过专门的教育取得诸如识字阅读技能等“通行证”才能步人成人世界;电子媒介时代,信息传播方式以图文并茂、具体形象和通俗易懂为主要特点,年幼者能比较轻易地取得步入成人世界的“通行证”。当这种“通行证”的取得变得非常容易,甚至不再需要专门的教育时,儿童和成人之间的区分就会变得越来越模糊,进而出现了“童年的消逝”。

作者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独特的阐释儿童出现与消逝的理论框架与视角,这也正是本书的主要贡献所在。

儿童教育以儿童的出现和存在为前提和基础,儿童教育的使命又是最终使儿童变成成人。那么,面对电子媒介的挑战,面对童年的消逝,儿童教育到底应该采取何种态度和立场?应该做些什么?又能够做些什么?是成为电子媒介的“帮凶”?还是……这些是所有儿童工作者都必须认真思考和对待的问题。

童年的消逝是个不争的事实,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没有什么技术可以留住或挽回童年。我们既为逝去的童年感到遗憾,也无可奈何。遗憾无奈的同时,也许我们所谓的童年,是我们心中为儿童设想的童年,儿童心中的童年该是什么样子的?在影像的世界、信息的王国中,儿童收获的是怎样一种思维方式、生活方式,也许这是成人无法了解的另一种童年。

作为成人我们该做的,就是尊重与陪伴,尊重儿童的独立存在,陪伴他们成长的过程。或许儿童自身才是保存童年最重要的力量。

新闻推荐

关注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

今年10月10日是第27个“世界精神卫生日”,主题是“健康心理,快乐人生”,关注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世界精神卫生日”是由世...

广元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广元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面对童年的消逝做些什么)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