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广元市推动建立“重点倾斜、整体推进”的乡村教育发展机制,切实加强乡村学校建设管理,扎实开展面向农村、农业、农民职业技术培训,为振兴乡村,提升农民人文素质、经济收入提供了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
一、全市乡村教育基本情况及改革发展成效
全市现有各级各类学校(不含校外培训机构、民办幼儿园)744所,在校学生39.65万人,专任教师2.68万人。其中,乡村学校634所,占比85.2%;在校学生25.35万人,占比63.93%;专任在编教师1.45万人,占比54.1%。
(一)提升薄弱“补短板”,着力改善乡村学校办学条件。一是推进重大教育项目建设。先后落实灾后重建、全面改薄等资金50余亿元,新建校舍481万平方米,购置设备121万台(套、件)。二是加强小规模学校发展。出台《关于加强农村小规模学校建设与管理的意见》,全市每年投入2684万元对农村小规模学校按每年20万元标准拨付保底公用经费。出台“美丽乡村学校”建设标准,2017年评选首批“美丽乡村学校”17所。2020年达到100所。三是实施“四改一加强”工程。投入3亿余元,实施“改水、改厕、改厨、改不良卫生习惯,切实加强学校卫生安全管理”工程,显著提升了农村学校面貌。
(二)打造互动“师资链”,优化配置乡村教师资源。一是实施农村教师激励办法。农村教师享受平均408元/人·月特殊津贴。市政府每两年评选表彰200名农村学校“优秀校长”“优秀教师”。近三年解决农村教师不受年龄限制晋升职称2377人、两地分居506对。建成农村教师周转宿舍2218套。为在乡村学校教龄满30年的教师颁发荣誉证书。二是实施“广元名师”工程。组建“名师工作室”149个,带动各学科学段、遍布城乡的2700余名骨干教师,并辐射8000余名一线教师提能发展。三是实行优先补充农村教师政策。近三年安排新招考教师到农村任教1563人,正式聘用特岗教师1350名。
(三)编织五化“信息网”,推进乡村学校共享优质教育资源。投入2.3亿元建成“智慧广元”教育信息化一期工程,实施“五化”同构推进城乡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一是构建基础环境网络化。全市城乡95%以上的学校接入宽带网络,88%以上的城乡中小学配备“班班通”。二是构建教学应用智慧化。建成“智慧课堂”试点班136个。成立“全国微课程共建共享联盟川北中心”,分高中、初中、小学三个学段建立“微课联盟”113个。三是构建教育资源数字化。9所高中学校接入全国优质学校“直播课堂”,88所中心校与所辖133个村小建成“同步课堂”,50所城区优质学校与150农村薄弱学校建成“互动课堂”。四是构建教育管理智能化。整合教育管理系统,加强学情分析、安全管理等信息网络建设。建设“智慧校园”18所。五是构建教师应用专业化。开展“微师培”活动,2000余城乡教师利用电脑、手机终端等“随时随地随堂”学习,全面提升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能力。
(四)组建两个“联盟群”,全面提升乡村学校办学效益。一是推进“纵向联盟”。县域内的城镇优质学校,同3—5所农村小规模学校组成“异质纵向联盟”16个,实行“学校管理、教师发展、考核评价”三个“一体化”,捆绑发展。教育主管部门对联盟学校进行捆绑考核,力促联盟学校教育质量共建共进。二是推进“横向联盟”。在全国首家发起“农村小微学校联盟”,甘肃、青海、贵州等9省市256所农村小规模学校加入联盟。联盟学校内开设网络互动直播课堂,共享教育资源,抱团发展。
三、乡村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乡村学前教育成为教育改革发展中的“最短板”。一是财政投入不足。目前,全市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公办园生均公用经费标准仅为200元/人·年,购买学前教育服务尚未迈开实质性步伐。二是幼儿教师编制严重不足。全市现有农村公办幼儿教师389人,按配置标准应配置幼儿教师2549人,差编2160人。
(二)乡村学校教师队伍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一是农村教师待遇、工作环境吸引力不足。目前,广元市农村教师生活补贴平均408元/月,农村生活条件艰苦,对优秀人才到乡村从教吸引力仍显不足,存在招不来、留不住问题。二是农村教师培训成长机会不均等、城乡校际教师交流机制不活不畅等问题,制约了乡村教育质量进一步提升。
(三)农村职业培训服务地方产业发展能力不足。一是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进不力。农村职业教育企业参与度不高,实习实训基地缺乏,导致农村职业教育与地方产业发展结合不够紧密,农村职业学校毕业生留不住,农村企业招工难。二是农村职业培训质量不高。农村职业培训项目、资金和管理统筹不力,导致培训项目多头下达,培训标准不统一,培训质量有待提升。
四、振兴广元乡村教育的工作思考
(一)大力推进乡村学前教育普惠发展。一是切实加大对学前教育的投入。设立学前教育发展专项经费,实施“一村一幼”战略。加大政府购买普惠性学前教育服务力度,提高资助比例和资助标准。二是把学前教育教师纳入中央控编管理。按1:9师生比标准下达学前教育教师编制。三是建立完善幼儿园非在编教师工资待遇保障机制。制定幼儿园非在编教师国家最低工资标准,落实临聘教师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住房公积金等“五险一金”保险保障,提高幼儿教师待遇,消除目前低待遇水平可能留下的纠纷隐患。
(二)大力提高乡村教师队伍素质。一是进一步提升乡村教师待遇。把农村教师生活补助提升到1000元/月以上,对在农村从教30年以上和受到市级及以上表扬的农村优秀教师、教育工作者,实施免费旅游、公交、体检等公益政策,增强农村教师的职业荣誉感和吸引力。二是顶层设计教育人事“县管校聘”改革制度。由教育、人社、编委等部门联合发文实施教育人事“县管校聘”改革,变“学校人”为“系统人”,整合当前教师管理条块分割现状,推进城乡教师流动制度化、规范化。三是逐步为乡村学校配置门卫、食堂等工勤人员编制,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四是实施“乡村教师国培”专项计划,强化乡村教师信息技术和“三字一话”等教学基本功和教学技能训练,建设一支“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专业化乡村教师队伍。
(三)加大对农村职业教育与培训支持力度。一是加大农村职业培训支持力度。出台文件整合教育、农业、人社、民政、扶贫等各部门面向农民的职业培训资源,提高培训质量效益。大力开展服务于职业农民培养和农村管理干部培训,大力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培养计划,为贫困村培养不走的第一书记,提升乡村治理能力。二是推进农村职业学校标准化建设。加大农村职业学校和城市职业学校涉农专业的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提升农村职业教育助力农村产业发展、脱贫攻坚和致富奔康能力。三是出台产教融合实施细则。出台企业参与举办职业教育优惠政策,明确职业学校教师在企业兼职取酬办法,推进产教深度融合。
(四)把乡村学校建成乡村文化的高地。学校是乡村文脉、文化、文明的传承地和辐射源。一是文化建设向乡村学校倾斜。顶层设计上整合文化、旅游、广电、宣传、教育等部门助力乡村文明建设的资金项目,向乡村学校倾斜,把乡村学校建设成为体现地域特色、充满文化气息、有机融入乡村的文化高地,发挥其潜移默化的熏陶和引领作用。二是充分发挥乡村教师在乡村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努力提高乡村教师待遇的同时,广泛宣传他们的无私奉献和巨大贡献,引导广大乡村教师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努力传播优秀文化传统,积极维护乡村公序良俗,向广大村民普及卫生健康常识,大力宣传现代生产生活理念,自觉成为提升乡村文明的宣传员和战斗员。(作者系广元市委教育工委书记、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杨松林)
新闻推荐
广元市成功申报创建省级“移动支付便民示范工程”试点城市统一支付入口全面打造“智慧支付”广元样板
本报讯(记者张然)近日,记者从市人民银行获悉,由该行申报创建省级“移动支付示范工程试点城市”的报告成功获批。接下来,全市金融机构将在市人行的主导下,力推“银联标准二维码”在经济、政务、民生领域...
广元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广元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