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敏本报记者刘怀英
春天是播种的季节,给大地带来生机和活力。
2月22日,从北京传来喜讯,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第二批绿色制造名单,全国22家园区入选绿色制造“国家队”。广元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广元经开区”)成功入选,获得绿色示范园区称号,系全省首家。这标志着广元经开区再添一枚“国家级”金字招牌。
一路走来,广元经开区从无到有、由弱到强。特别是升级为国家级经开区以来,广元经开区全面实施“23355”发展战略,紧紧围绕“建成千亿级产业园区和产城深度融合的城市新区”“两大目标”,深入实施铝产业转型、食品饮料产业扩能、电子机械产业升级、医药产业聚集、新兴材料产业倍增“五大计划”,奋力建设“活力开发区,美丽新三江”。
先后建成了国家先进电子产品暨配套材料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国家园区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园区、省“51025”重点产业园区等园区品牌……
作为“工业强市”的“排头兵”、“主攻队”和工业经济的“主阵地”、“核心极”,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把生态建设放在首位,放大生态优势,把生态环境“绿起来”和人民群众“富起来”统筹推进。如今,广元经开区如一个强大磁场,正以海纳百川的胸襟气魄,集聚起强大的发展能量,向千亿园区昂首迈进。
加快推动绿色园区建设,促进园区绿色循环低碳发展,引领周边经济绿色转型,广元经开区有优势
绿色是生命的象征、是大自然的底色、是现代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
市第七次党代会提出了“生态立市、工业强市、文旅兴市、融合发展”的总体思路。
市委七届二次全会作出了推进绿色发展、实现绿色崛起、建设中国生态康养旅游名市的决定,着力保护生态环境、发挥生态优势,建设中国生态康养旅游名市,打造“绿色广元、康养之都”。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必须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
思深方益远,谋定而后动。
产业园区是我国产业发展的集聚区和国民经济绿色转型的重要载体。
我国工业发展取得长足进步,随之而来的大量资源能源消耗也给生态环境保护带来巨大压力。
近两年来,工信部利用财政资金支持225个重大绿色制造项目,打造以绿色标准、绿色工厂、绿色产品、绿色园区和绿色供应链为核心的绿色制造体系。
“全面推行绿色制造,就是要加快构建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培育发展新动能,实现绿色增长。广元处于长江经济带上游,首要任务就是对生态环境实施大保护,推动产业大转型,着力构建嘉陵江上游天然生态屏障。”采访中,广元经开区党工委书记伍荣华告诉记者。
入围国字号的绿色示范园区,广元经开区竞争的优势在哪里?
广元经开区秉承绿色园区理念,实行大招商、招大商,加快承接东部沿海地区产业转移,一批科技含量高、投资强度大、附加值高、低能耗无污染的项目相继进入产业功能区发展,园区初具规模。
地处成渝城市群和关中—天水经济区结合部、“成渝西昆贵钻石经济圈”的枢纽节点和川陕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秦巴地区整体连片扶贫的核心区域。在绿色发展中积极抢抓国家“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和成渝西昆贵钻石经济圈一体化发展机遇,按照创新型、开放型和绿色化、信息化、高端化的要求,立足于区位、产业和资源优势,构建绿色产业体系。
2017年,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100%,实现工业固废的资源化利用。与2014年比较,2017年全区单位环境排放指标显著下降。
基础设施建设按照“九通一平”的要求,投资近100亿元,完成了8.58平方公里场平工作,建设区内道路36公里、供排水管道约92公里,雨污管网100余公里等。投资建设日处理10万吨的空港污水处理厂,建成太阳能光伏并网发电项目,实现区内公交全覆盖。
广元经开区通过循环化改造,绿色产业不断优化,产值不断增长。已形成以长虹、宏天电子为龙头的电子机械产业链;以中泰华威、智捷利为代表的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和以新中方为代表的生物医药产业链。高新技术产业不断发展。形成以京东商城为龙头的“互联网+”产业,已建成科技创新孵化基地,成功打造高新技术业服务中心,促进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
近年来,广元经开区工业经济保持了较快增长,工业总产值占到全市近三分之一。围绕重点发展产业,通过延链补链壮链,形成的五大产业链条初具规模且发展前景较好。
到“十三五”末,机械电子、有色金属、食品饮料、生物医药等产业将分别形成百亿产业集群,广元经开区所具有的经济基础为绿色园区循环化改造提供了经济支撑。(紧转A2版)
新闻推荐
本报讯(云玲)近日,市第二人民医院介入放射科团队采用C臂X光机定位,通过经皮椎间孔镜技术下椎板间入路术,成功摘除了病人椎管内黄韧带囊肿。此次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椎板间入路黄韧带囊肿摘除术的成功开展...
广元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广元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