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元新闻 旺苍新闻 青川新闻 剑阁新闻 苍溪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广元市 > 广元新闻 > 正文

“国家建设必须支持,搬!”——接官亭社区干群支持市重点工程南山隧道建设拆迁纪实

来源:广元日报 2018-02-06 01:37   https://www.yybnet.net/

题记: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诗经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接官亭社区居民就是这样,用支持拆迁的实际行动来回报社区对他们的关怀。

记者李俊萍

吃坝坝宴、领春节红包、看社区自办的春节联欢晚会……2月4日这一天,利州区南河街道办事处接官亭社区居民享受的幸福让其他社区居民好生羡慕……这些都是社区为大力支持拆迁工作的居民们提供的回报。

2017年9月,国道212线南山隧道工程开工仪式举行。南山隧道工程起于南河坝接官亭互通立交,设双隧道穿越南山,在万缘新区与万龙公路互通连接,道路全长6.734千米,估算总投资13.3亿元。该工程的实施,是广元市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又一重大举措,将打通国道212线广元市城区过境段交通“瓶颈”,对优化路网结构,改善区域交通拥堵现状,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市上要求负责南河坝接官亭互通立交工程拆迁的接官亭居委会12月22日之前完成拆迁任务。

南山隧道接官亭互通立交工程建设包括接官亭社区200多座老坟、38栋建筑的拆迁,涉及辖区几百户人,20000多平方米的面积。都说“拆迁难,难拆迁”,这么短的时间,这么重的任务,如何按时按质完成?这可愁坏了社区党委书记梁永清以及社区党委副书记、主任李敬等14位社区干部。

然而,接下来的事情却带给他们满满的惊喜,入户动员时他们听到最多的最简单的话就是“支持国家建设,搬!”

拆迁难变成拆迁易,这中间到底发生了什么?

秘诀之:干群的执行力成就社区和谐拆迁

“执行力很强。”陪同记者采访的南河街道办事处党政办兼社区服务中心主任袁博短短几个字道出接官亭社区凡事都能很快见效益的秘诀。

接官亭社区位于利州区南河街道南环路二段,辖区幅员面积1.4平方公里,常住居民5000多户,25000多人,流动人口10000多人。这么一个大社区,管理起来绝非易事。

据袁博回忆,早在几年前,接官亭社区不仅道路条件和环境卫生差,还是南河街道办事处最穷的社区。当时社区干部干事缺乏激情,社区居民做事信心不足,干群之间关系也较疏远。街道办事处对社区的情况也很着急。2009年,新的党委书记梁永清就任,立即召集社区干部找问题,研究对策。社区班子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查研究得出结论:必须发展经济才能提振居民信心。

盘活闲置资产和土地,引进企业、办幼儿园……短短几年时间,社区经济得到长足发展,也有了一笔不小的集体收入。有了钱,社区投资为居民打造4个文化广场,配置了各类健身器材,丰富了居民的文娱生活,提升了居民的道德素质和文化修养,也促进了社区和谐稳定。社区还主动作为,积极行动,协调相关部门对辖区内的排污管网、排污沟渠、入户道路等基础设施进行大力整治,极大地改善了居民生活环境。接官亭社区环境大变样,干群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街道办事处的领导也为社区新班子的执行力点赞。

路通了,环境美了,人心齐了,社区干群的执行力也更强了。

听说拆迁居民要自发组织吃坝坝宴在旧居过最后一个春节,社区党委立即表示由社区操办,找地方、找厨师,短短几天,十几桌坝坝宴的前期工作准备就绪;一听说社区今年要自办春晚,社区有“文艺细胞”的人马上行动起来,一天就有几十家集体及个人报名自费参加演出,半个月后社区春晚所有工作全部完成;今年1月20日社区动员迁坟,1月22日就迁完一大半。

据李敬介绍,社区接到搬迁任务后,14位干部立即分成3个小组,走街串巷宣讲政策,多次开坝坝会动员。社区居民也大力支持配合,拆迁工作进展非常顺利。

秘诀之:坝坝会上话拆迁一切都在阳光下

接到任务后,社区开展了详细的调查工作。2017年10月16日,社区召开拆迁动员坝坝会,成立3个专门的拆迁小组,下设办公室。第二天,小组便入户开展政策宣传,让拆迁补偿政策入脑入心。

房屋如何搬?坟地如何迁?所有事情都在坝坝会上解决。几户人、几十户人、几百人在不同的地点开坝坝会。社区三小组的居民魏绍林记得,因为拆迁,短短一个月时间,社区在他家院坝里就开了4次会议。

社区内部的会议也是通过开坝坝会解决。此次拆迁涉及到魏家坟林200多座老坟,许多魏家人世世代代住在这里,有的人家祖坟已有300多年,谁都不愿意搬迁。面对这种情况,几个明理的魏家人决定在家族中推选代表与社区商谈迁坟一事。经过几次坝坝会,他们推选出5位30到50岁之间,在社区居民中有威望、口才好、通情达理的族人作为代表。

居民魏绍贵的女婿刘发兵因处事公正被推选出来。他说他当时第一个表态,坚决支持国家建设。但祖祖辈辈住在这里,几百年的祖坟说搬就搬,大家还是想不通。“怎么迁?迁哪里?费用补贴如何算?”几个家族代表把居民的想法反映到社区,得到社区反馈信息后,又在族里开坝坝会讲解政策。

刘发兵说:“坝坝会这种形式好,什么都晒在阳光下,没有谁藏着、掖着,所以也就没人有意见。”

而居委会的干部们已经记不清这样的会议开了十几次还是几十次了。“公开、公正、透明是开坝坝会最大的好处。”梁永清说。

秘诀之:投我以桃报之以李社区干群一家亲

社区大力崇尚尊老爱幼的光荣传统。从2012年起,每年重阳节,社区都为老人们举办坝坝宴,搭建沟通交流的平台,年终还为老人们发放慰问金。2015年社区自办幼儿园,并分别为园内就读的100多名本地和外地幼儿减免400元、200元的学杂费。今年2月4日,社区又出钱出力办了十多桌坝坝宴和2018年社区春晚。晚会上,为40多位环卫工人每人发了200元红包,为他们围上温暖的红围巾,感谢他们为社区环境卫生所做的贡献。

说起社区的好,魏绍林的老伴68岁的毕婆婆满脸笑容,不像是曾经得过忧郁症的病人。“我们不仅拿了红包,吃了大餐,还看了晚会。我们社区就是好!”坝坝宴上,每位给社区干部敬酒的居民真心感谢这样的好社区、好干部,他们愿意永做该社区的居民。

“投我以桃,报之以李”“投之以木瓜,报之以琼琚”。支持国家建设,支持社区工作就是居民对社区最好的感恩。

据魏绍林讲,他老伴原来一直不同意搬迁。听说老房子要拆、祖坟要迁,老伴得了忧郁症。起初开会时,魏绍林就把门关上,让她呆在房间,怕她出来捣乱。经过社区干部和家人的劝慰,她也渐渐想通了,后来几次开坝坝会,她还主动端茶倒水。

一听说要在他家的院坝开会,年近70岁的魏绍林早早烧起红红的炭火,泡好了滚烫的茶水,等待社区干部和居民的到来。他说:“为了拆迁,社区干部不畏严寒、不分白天黑夜,组织我们开坝坝会,休息时间都舍弃了,你说别人图啥?我们再不支持就说不过去了。”

居民魏绍广和儿子在老108线附近有两栋共500多平方米的房子,60多平方米的临街铺面,一年租金8万多元,全家都靠这份收入生活,房屋拆迁损失很大。但他却毫无怨言:“国家建设必须支持,个人损失不算啥。”

三小组居民84岁的杨培芳婆婆在该社区生活已经68年了,经历过5次搬迁,亲眼见证了社区巨大的变化。她说,以前路烂且狭窄,只能过板板车。现在社区把路修到各家门口,小汽车出入方便,日子越过越好了。2016年她的三儿子修好5层的新房,满以为从此能安定下来,可又要搬迁。在坝坝宴上,说起搬迁,老人泪水涟涟,连说舍不得,但她转而坚定地说:“莫得啥,应当支持。国家搞建设也是为我们好,日子还会更好的!”

2018年1月26日,社区一困难家庭的23岁独生女因病去世,居民自发捐款7万多元,给雪上加霜的家庭送去温暖。针对该户的特殊情况,社区又从集体收入中支出5000元予以资助。

梁永清动情地说:“其实我们社区干部只是做了我们该做的。社区为居民奉献一滴水,他们回报社区的却是一碗水。感谢有这样的好居民。”

采访中,许多居民表示,房子拆迁后仍然选择在南河买房居住,因为他们舍不得这片故土,舍不得这么好的社区干部,舍不得接官亭社区这个温暖的大家庭。

在接官亭社区新春联欢晚会上,梁永清致贺词:“2018年的工作已经开始,新时代已经来到,新的征程已经起航,让我们在这里一起唱响幸福美丽的中国梦、个人梦!”

新闻推荐

利州再获一张《有机产品认证证书》

本报讯(记者刘俊)近日,记者从利州区农业局获悉,利州辖区内广元市三正家庭农场获得《有机产品认证证书》,开启了利州区2018年“三品一标”工作的新篇章。据悉,目前利州区共获得3张《有机产品认证证书》,...

广元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广元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国家建设必须支持,搬!”——接官亭社区干群支持市重点工程南山隧道建设拆迁纪实)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