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粟琼瑶)盛夏时节,笔者走进朝天区宣河乡天台村荣红藤椒种植专业合作社,宽敞洁净的水泥路映入眼帘,空气中裹挟着淡淡的椒香,让人沉醉。
“今年的藤椒颗粒大、味道足,还有20多天就采摘完了,产值预计可达15万元。”看到硕果累累的藤椒,荣红藤椒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刘万荣高兴地说。
据悉,宣河乡通过流转撂荒土地,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通过“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扶贫新模式,引导农户主动参与特色产业生产,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助农脱贫致富。
2015年,该乡天台村刘万荣成立了荣红藤椒种植专业合作社,种植藤椒400余亩,并与朝天区裕鑫公司签订回收保底价,销往成都、北京、浙江等地,探索走出了“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市场+营销”的特色发展之路。目前,120户农户已加入专业合作社,带动18户贫困户致富增收。
“今年收成好,藤椒可卖到14元/公斤,除掉人工、肥料等成本,每亩地的纯收益可在4000元以上,等到盛果期,年收益还能再翻两番。”贫困户赵满林就是该乡大力发展藤椒产业的直接受益者之一。他告诉笔者,加入合作社后,专合组织统一提供种苗、技术、肥料,并以市场保底价包回收,完全不用担心种、收、销的问题。经过几年的发展,他目前已种植了十几亩的藤椒。
目前,该乡藤椒产业实现了由零星栽植向规模开发的转变,藤椒面积逐年扩大。今年,藤椒栽植面积达到1200亩,带动63户贫困户增收。小藤椒长成大产业,鼓起了农民的“钱袋子”。
新闻推荐
——二论抓好环保督察发现问题整改本报评论员在实现整体连片贫困到同步全面小康跨越中,广元生态立市、绿色发展取得喜人成绩自不言说。但广元基础弱、底子差,起点低、欠账多,市民的环保意识有浓有淡...
广元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广元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