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珊本报记者郭桂花
晨起开窗,让自然风进屋降温;用淘米水浇浇家里的花草;吃完早饭步行送孙子去上学,这是家住利州区雪峰街道芸香社区退休村支书鲁万金雷打不动的低碳习惯。
鲁万金,原来家住雪峰街道九华村,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民。2009年,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推进,九华村变为广元市首个拆迁安置小区——芸香社区。散居变聚居,瓦房变楼房,农民变居民,鲁万金和芸香社区的其他居民一样,仿佛一夜之间收获了幸福生活。
“这么好的小区,我作为党员,有责任带头让家园变得更好。”6月20日,鲁万金对记者说,自2014年创建低碳社区以来,就开始主动接触低碳志愿者,了解低碳信息,学习低碳生活知识,慢慢地,他发现低碳环保真是件造福子孙后代的事,于是他用行动开始了他的低碳环保之路。
鲁万金说,第一件关于低碳的故事就是接送孙子上学。儿子儿媳考虑到父亲年纪大了,接送孙子上学多有不便,便商量着给鲁万金买辆小车。他知道这件事后,就告诉儿女们买个电动车就够了,因为社区的太阳能光伏发电设备马上好了,用起来就更方便又环保;或者干脆不买电动车,社区有很多公共自行车可以使用。最让鲁万金高兴的是他的小孙子也反对买车:“社区的志愿者哥哥们都在说节约能源,爷爷要是开小车送的话,那我就不要他送了。”
“看来平时经常带娃娃参加社区的环保讲座、活动见成效了。”鲁万金乐呵呵地告诉记者,“低碳生活,从我做起”不是一句口号,得先从自己和自己家里的人做起。一开始,老伴儿马成秀依然我行我素,后来看到他身体力行地践行低碳,老伴儿不好意思再固执,便跟着他一起“低碳”起来。现在,他老伴儿变成了低碳宣传员,一水多用的能手。
“先用淘米水洗菜,一方面可以去除蔬菜表面农药,另一方面又节约了水。洗菜水再澄清后用来擦家具拖地板,浑浊的部分浇花。洗脸水、洗脚水也存放起来冲厕所,厕所冲水箱里放个装满水的瓶子,也可以减少30%的用水量。”马大姐很有经验地说。
家中所有照明灯具全部更换为优质节能灯,每个月可以节电15度左右;空调夏不低于26度,冬季不高于25度……说到低碳,鲁万金如数家珍。他说他刚带头倡导低碳生活的时候,社区居民不太认同,甚至还有人笑话他“抠”。因为以前大家总觉得自家打的井,水是用不完的,电费也便宜,所以随手倒水、通宵开灯等这些常年养成的生活习惯,一时还改不过来。
“老鲁,儿子有钱买车你却不要,偏要走路送孙子上学,有福不会享。”“老鲁,现在生活条件好了,你反倒变抠了?”看到鲁万金走路接送孙子,邻居们纷纷打趣道。后来,他下定决心,不怕碰钉子,和老伴儿经常走家串户宣传低碳知识、低碳生活小技巧。每逢周末,还组织大家参加低碳活动,绿色骑行,带上孩子去芸香“低碳小屋”坐坐,让娃娃们从小就树立低碳生活意识,并将生活中的低碳行为编成顺口溜,便于记诵。
“淘完米后可浇花,营养肥料顶呱呱;洗脸刷牙关龙头,莫让清水哗哗流。”鲁万金高兴地说,“你莫看这个顺口溜,宣传起来效果好得不得了!”
功夫不负有心人。慢慢的,左邻右舍看到他的低碳习惯不但没让生活质量受影响,反而还变得更好,便纷纷效仿起来。就连社区曾经挺“土豪”的居民陈丽,也变成了低碳“达人”,买菜用环保袋,能走路绝不开车,甚至垃圾桶由超市广告纸折成,家中摆件也用塑料瓶、报纸等废旧物制作。
“利州要建生态康养旅游名市核心区,居民的低碳生活、低碳出行是必须的。”芸香社区主任解学贵说,近两年来,除了引导社区居民养成低碳生活的好习惯,社区还积极开展“低碳芸香书卷社区”万人主题签名活动、低碳知识竞赛和废物利用制作比赛等各类低碳宣传活动,提升居民建设低碳家园的互动和配合能力。目前,社区共评选“低碳示范户”20户,“低碳示范商铺”3户,“低碳示范楼栋”5栋,并分别颁发了低碳节能的奖品和奖牌。
新闻推荐
“智慧广元”建设进入新阶段广元市云计算大数据工程研发中心成立
四川经济日报广元讯(记者侯东)6月20日,广元市云计算大数据工程研发中心在四川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揭牌成立,主要致力于服务广元市云计算大数据中心的营运,为广元智慧城市建设提供智力和技术支撑。该中心...
广元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广元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