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杨黎明
“挖地、浇水、育苗……”6月10日,昭化区晋贤乡中山村5社村民们正如火如荼地忙碌在田间地坎上,曾经大部分荒废的土地此刻正焕发出勃勃生机。该社李富贵曾经在广元承包工程,积攒下小小的财富。今年年初,在村两委的动员下,他便回到家乡开始创业,发展起了中药材种植。
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建设的步伐加快,农村劳动力不断向城镇输送,导致农村剩余劳动力匮乏,撂荒地面积逐年上升。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昭化区晋贤乡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将此项工作与脱贫攻坚工作有机结合,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打响了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群众主体的精准脱贫攻坚战。
“把荒芜的土地进行改造,我们不仅能收取部分租金,还能就近务工,增加收入。”村民李秀军对自家土地流转发展中药材种植赞不绝口。
中山村除积极引进业主发展产业,为村民谋求致富脱贫的产业发展之路外,还积极动员社会力量筹集资金,硬化道路,改善交通环境。如今,走进晋贤乡中山村,一条条干净整洁的水泥路穿村而过,为当地群众出行和产业发展带来了极大的便利。连日来,当地的村民们正忙着道路加宽,到处都是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中山村党支部书记刘兴志告诉记者,以前村子里的主干道只有三米宽,部分村社入户路也没有硬化,为改善全村的基础设施条件,村两委多方筹集资金,加宽同村主干道和完善入户路。
该村刘东俊在西藏务工多年,当上了老板,趟出了自己的致富道路。今年年初,乡、村两级找到他,发动他为家乡的脱贫攻坚事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贡献。随即,他捐资140余万元,改善家乡的基础设施。有了修路的资金,全村群众激情高涨,主动参与到基础设施的改善中来,投工投劳,为家乡建设做着应有的贡献。
“捐赠的资金,很大一部分用在了4社猕猴桃产业园道路硬化上,为今后产业发展提供了很大的交通便利。”村支部书记刘兴林高兴地说。
“我2011年就在园区种植了6亩多猕猴桃了,以前都是土路,凹凸不平,车子也不好去。现在,全部硬化的园区水泥路,再也不用担心猕猴桃成熟季节,请不到人背猕猴桃了。”看着新硬化的路面,村民李全林笑得合不拢嘴。
新闻推荐
班“不忘初心跟党走”主题文艺晚会在市委党校上演。来自第五期培训班的83名学员为观众奉献了一台汇集歌舞、合唱、诗朗诵等内容丰富的精彩表演。实施优秀干部人才递进培养
6月13日晚,市优秀干部人才递进培养计划第五期培训班“不忘初心跟党走”主题文艺晚会在市委党校上演。来自第五期培训班的83名学员为观众奉献了一台汇集歌舞、合唱、诗朗诵等内容丰富的精彩表演。...
广元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广元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