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发展的实践探索”分论坛举行
“生态康养旅游产业培育”分论坛举行
本报讯(记者盛伍)13日下午,2017年“低碳发展与生态康养旅游名市建设(中国·广元)国际论坛”之“转型发展的实践探索”分论坛举行,专家学者围绕同转型、共推进的目标,为转型发展提供了新的视角、新的方法和新的实践。副市长赵文峤主持。
市委常委、副市长刘少敏作了“新理念引领新发展新思路促进新转型”的演讲,他在演讲中说,近年来广元市坚持以产业发展引领转型,以生态建设助力转型,以改革创新推动转型,以人为本促进转型,为经济持续稳定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和活力,初步探索出了一条欠发达地区转型发展之路。他表示,广元将进一步转变思想观念、选择有效路径、抢抓政策机遇和创新体制机制,更加有效地推动广元转型发展。
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所长、研究员潘家华作了“让自然参与分配,分享发展红利”主旨演讲,他认为,生态补偿并不等于补偿生态,自然也应该享用社会劳动的收益,并提出自然休养生息机制、资源共享机制和红利分享机制等自然参与分配的机制保障。
世界资源研究所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李来来在“重塑发展指标,迈向可持续未来”的专题演讲中说,GDP只是一个指标,不是唯一的指标,更不是目标,而是要更加注重发展低碳经济,实现体面就业,高质量健康教育及公共服务和良好的生活环境。
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张延川在演讲中以工业转型升级作为切入点,谈了对四川工业转型发展的认识和看法。他说,近年来四川工业在新兴产业培育上作“加法”,在节能减排上作“减法”,在创新驱动上作“乘法”,在淘汰落后产能上作“除法”,通过转型升级,拓展了工业发展空间,盘活优化了存量资源,将坚定不移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积极探索工业绿色发展转型升级的新路子。
在“转型发展的实践探索”分论坛上,作专题演讲的还有联合国开发署高级顾问萨曼莎·安德森(SamanthaAnder?son),瑞典研究院资深顾问丹尼斯·帕姆林(DennisPamIin),菲律宾大学教授、菲律宾社科联主席洛德丝·波特斯(LourdesM.Portus),省社科院副院长盛毅,原重庆工商大学校长、长江上游经济研究中心名誉主任王崇举。参与演讲的领导和专家学者认为,转型发展是变革时代的必然要求,是科学发展的实现形式,是当代中国的重要使命,更是广元跨越提升的必由之路。
本报讯(记者张欣实习生杨慧)13日,2017年“低碳发展与生态康养旅游名市建设(中国·广元)国际论坛”之“生态康养旅游产业培育”分论坛上,来自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高校和省旅发委、卫计委的十余位专家和学者围绕广元市生态康养旅游产业培育进行了深入探讨。市委常委、纪委书记范继跃就广元市建设全国生态康养旅游名市的资源禀赋和目标做主旨演讲,市委常委、副市长范学臣主持分论坛。
范继跃从全国康养旅游发展历程和国家关于发展康养旅游产业的战略规划为切入点,详细介绍了广元市资源、区位、交通等优势,剖析了广元市建设全国生态康养旅游名市势在必行的原因,并从特色产业培育、发展动能体系、体系推进保障等方面,让与会专家和学者对广元市目前生态康养旅游产业培育相关工作有了进一步了解。
省旅发委党组成员、机关党委书记游勇建议,广元市要以打造四川康养“北极”为目标,着力做大做强“南国冰雪世界”、“嘉陵江欢乐水世界”和“生态康养名城”三大康养品牌。
北京师范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李晓西针对旅游和康养的主次关系、康养旅游和其他旅游的区分关系、政府积极性和企业积极性结合三方面,建议广元要更加突出康养旅游的时效性和目标群体的需求型,同时要重视公益性与商业性相平衡。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区域与城市经济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侯景新建议,广元要以发展生态康养旅游产业吸引更多的智力支持,重视城市规划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均衡问题,形成康养产业与经济发展互促的良性循环。
国际地理联合会旅游地理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旅游地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徐红罡讲解了《中国康养旅游标准》中各项专业化、系统化、具有技术含量的可推广标准。建议广元发展康养旅游不仅要关注资源,还要创新科技,培养人才。
中国林业经济学会森林疗养国际合作专委会委员陶智全建议,广元要把住康养林、森林步道、森林膳食等核心要素,打造具有广元特色的标准化森林康养基地。
杭州师范大学教授、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专家委员会委员德村志成以“广阔绿地、元气天堂”八个字总结了自己对广元的印象。建议广元在发展康养产业中一定要注重服务战略的重要性,不仅要着力做大做强,更要努力做精做细。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盛伍)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低碳发展与生态康养旅游名市建设(中国·广元)国际论坛,圆满完成了各项议程,于13日下午闭幕。闭幕式上,发布了“低碳发展与生态康养旅游名市建设(中国·广元)国际论坛”...
广元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广元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