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耗能、高碳并不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中国工程院副院长、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名誉主任杜祥琬:发展是“双刃剑”,是关于发展方式的警告。“可持续发展”是人类发展观的质的提升,现代气候变化科学对发展观注入新的视角和要素,催生了以减少CO2等温室气体为特征的“低碳发展”的概念和共识,在深化了对“环境容量”认识的同时,增添了“气候容量”的概念。
人们逐渐认识到:比经济增长速度更重要的是发展方式、发展路径。人类在复杂的“发展”议题面前,需要智慧,需要哲学,需要有创造性的哲学。
发达国家的能源经济学数据表明,高耗能、高碳并不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我国的煤炭年消费总量已连续三年下降,能源的CO2排放总量已连续两年没有上升,而GDP的年增长率达到6.7%。说明经济增长与煤炭增长解耦,也与能源的碳排放解耦。同时,产业结构调整初见成效,第三产业占比明显升高,说明低碳与经济可以双赢。
低碳能源使我们改善今天并拥有未来,发展低碳能源直接目的是应对气候变化,从人类发展的长远来看,建设一个绿色、低碳能源体系是全球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需求。
因此,低碳城市试点深刻推动社会进步。以广元为例,通过低碳城市试点,逐步建成低碳社会,不仅涉及产业和能源的转型,而且涉及社会生活的模式和全体公民行为的文明水平。
例如:低碳社会应该是一个善于把各类废弃物高度资源化的社会,这需要每个家庭、每个公民具有从源头上将废物减量和严格分类的素质,并养成一系列好的生活理念和习惯。新型城镇化应是低碳宜居的城镇化。
绿色低碳社会将由一个个的低碳细胞构成,包括低碳城市、低碳乡村、低碳社区、乃至低碳家庭。低碳细胞的建设将深刻改善社会治理的水平,从而建成一个高素质的社会。
市场经济不能同发展本真价值目标背离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区域经济学会理事长金碚:经济发展表明人类可以改造自然,为己所用。自然物质、自然资源、自然财富,通过人改造(加工制造)并保存就形成了物质财富。发展观念的解放,人类启蒙,有追求财富的自由,形成市场经济。启蒙运动的实质是科学精神+理性主义,在经济领域张扬工具理性就是财富最大化。但是无节制的消费主义和财富欲望,破坏人类生存的根本条件,即生态环境,这就是发展的本真迷失。所以人类再次启蒙,对科学、理性的再认识,工具理性同价值目标的契合,才是人类发展的本真理性。在可能性上,科学进步无限,但在现实性上,科学承认“无知”和“无能”,不是“战胜自然”,必须敬畏自然。
有效治理的市场经济,将自然物质转变为物质财富,不能同发展本真价值目标背离。要以人为本,自然和谐,包容发展。目前,仍处以市场经济为主导的时期,以能源等为主的世界,这个时候我们能不能前瞻性的考虑发展至关重要。(本报记者周小丁整理)
新闻推荐
Pingo国际集团三星品高装饰工程设计有限公司2010年成立于中国家具、陶瓷、家电之都广东佛山,集合行业之精品,致力于服务中高端家装消费市场,为客户提供全屋家居一站式整体解决服务方案。作为整装家...
广元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广元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