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广元 今日旺苍 今日青川 今日剑阁 今日苍溪
地方网 > 四川 > 广元市 > 今日剑阁 > 正文

通水那天,八旬老支书追着水看

来源:四川农村日报 2021-11-30 06:59   https://www.yybnet.net/

武都引水工程输水渠道。

老支书盼来了武引水。

干渠与支渠在分水处交水。

扫码观看精彩视频

打卡点:武引二期工程剑阁灌区

圈重点:2016年开建,历时四年,一路修明渠、驾渡槽、挖隧洞,最终将涪江水送剑阁元山、王河等4个乡镇

找亮点:灌区库容充足,水质良好,当地居民的生活用水以及来年的春灌都有了保障,受益人口超过6万人

□四川农村日报全媒体记者 洪瑜 杜铠兵

“通水那天,早饭都顾不得吃,一大早我就跑来,追着水看。”11月19 日,《打卡水库探水“温”》采访组行走进武引二期工程剑阁灌区,86岁的贾松生站在公柘元山支渠旁,回忆起半年前通水的那一刻,他依然激动不已。

贾松生是广元市剑阁县元山镇粮丰村的老支书。今年5月20日,贾松生头天夜里听说支渠要试通水,次日起了个大早,天刚亮就骑着电动车从几里外的粮丰村赶到渠边看水。

粮丰村,一个美好的名字。然而其所处地区却曾是“十年九旱”的川北老旱区。“每年种庄稼都是看天吃饭,要是开春一直不下雨,秧子经常拖到6月还插不下去。”贾松生在粮丰村曾经任了十多年的村支书,期间一直带领村民们找水,“大家肩挑背驮在周围打了好几个堰塘,但遇到干旱的年份,那点水还是‘救不了命’。”

“掌握”着元山集镇2万余人的主要水源——平桥水库的剑阁县水利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元山分公司经理何少恒对此也有发言权。“往年缺水时,我们只能卡着居民做饭的时间点开闸放水。”何少恒告诉记者,水库没水时,离镇上最近的取水点也有十多公里,居民花高价买桶装水应急是常事。

这里为什么缺水?由于地貌复杂,剑阁境内垂直气候明显,小区域气候差异大,降水呈现出北多南少的时空分布不均。同时,由于山高谷深,剑门山汇集的雨水往往沿着大小河道西北高、东南低的地势汇入江陵江,留下了大片河流无法触及的空白区域。

“为了解决当地用水难题,今年5月,武引工程终于将水从100多公里外的武都水库调到了这里。”剑阁县武都引水工程事务中心副主任罗旭告诉记者。

武引二期剑阁灌区工程2016年开工建设,历时四年,一路修明渠、驾渡槽、挖隧洞,才将涪江水送到这个“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地方,润及剑阁元山、王河等4个乡镇48个村社的8.62万亩农田,受益人口超过6万人。

“这个水真漂亮!”按照往年惯例,冬干春旱的平桥水库时常可以看见黑色的库底,但11月19日采访组来到水库时,只见开阔的水面沿着山势蔓延开去,一眼望不到边际。“这得益于武引工程给我们补了水。”何少恒告诉记者,平桥水库目前库容充足,水质良好,当地居民的生活用水以及来年的春灌都有了保障。

与老支书沿着武引工程的渠道边走边看,他不断回忆自己半生以来的引水梦。早在上世纪70年代,贾松生就听说要修武引工程,但由于历史和工程技术等原因,武引工程曾经经历“三上两下”,他始终在盼望着。

“我还以为这辈子等不到水来了。”站在渠道旁,老支书情不自禁地说。

武都水库是四川省大型水利工程之一,记者通过航拍视频,展现其宏大的规模,在震撼人心的同时,配以农业耕种、水库泄洪、渠道建设等画面来全方位展现武都水库的综合效益。

视频开头的采访是个亮点,在闲聊中,记者记录下了这个自然又真实的画面,反映出群众对水的热切期盼。本版图片由武都引水工程管理局提供

新闻推荐

“雄关大讲堂”讲出新风采

本报讯(雷刚赵磊记者朱斗峰编辑肖志元)10月20日,剑阁县按照“一期一专家、一期一专题”的新模式成功举办两期“雄关大讲堂”...

剑阁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剑阁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通水那天,八旬老支书追着水看)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