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2月11日(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晴
双休日遇元宵节,年过腻了的人主动提出陪我走蜀道,于是决定去苦竹寨。
苦竹寨又称苦竹城、苦竹隘,今剑阁县剑门关镇朱家寨,位于剑门关西,与剑门关成掎角之势,相当于剑门西关。南宋抗元遗址。
《剑阁县志》载“南宋宝祐三年(1255年)蒙军攻蜀,隆庆府及普安县治所移至苦竹寨,至元二十年(1283年)。”苦竹寨曾作为南宋隆庆府治所28年。
居然拨通了剑门镇政府电话,还找了剑雄村村长做向导。抵达剑门关镇时,快到下午四点。镇上两位值班的年轻人也愿意陪同前往。大过年的,感动。
汽车只能开到剑雄村村委会。村长说抓紧时间上山,抵寨门天不会黑。于是徒步快走。下山的小路估计村民也不常走,野草丛生枯叶满地。危岩险峻,峡谷幽深,昂首唯见线天,山势逼人。突然,沟底堵起一泓深潭,银白如练。原来是水库,上世纪70年代修水库时挖出很多箭镞。谷口一列城郭似的山峰远远矗立,像要封住谷口。村长说是小剑门关。哦?那这峡谷就是小剑溪了,对面应该就是小剑山。果然,小剑门关比剑门关更具特色。
大小剑山、大小剑溪、大小剑门关像父子一样绵延一体。各位不必去细究这些属于当地人才懂的山川地形,你认准他们都是剑门关就行。
下山——过沟——上山,今天的往返都是这节奏。
下到沟底跨过拱坝水库,再跨一条溪沟,开始上山。
上山没路,一眼望去是满山的枯叶和荆棘,树年龄不大,落光了叶,山体空灵。村长走前面,拽着树枝和灌木上爬。指引他的,是700多年那条血腥之路!几百年的风雨侵蚀,加上这个季节的枯叶覆盖,我们看不见路。但风景优美。“也许我们应该夏天来。”我自言自语。
“这个季节正好,夏天不敢带你们来,走着走着,会旋下来一盘蛇,盘在你脖子上”。我背心发凉。暗自奇怪村长为什么把蛇的量词说成“盘”。第二天才发现剑阁老县志记载:“剑门有蛇,长三尺,其大入瓮,其名曰板鼻,轮转而下,以噬行旅,其鸣声如牛……”
明白了,李白铁定知道这蛇,不然怎会有“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的句子?剑门关成5A景区了,蛇自然只能回唐朝定居,现代人哪里知道还有这样的蛇。而这里,板鼻蛇依然在我身边的某个洞里冬眠呢。
每次在山的惊险处,正愁过不去时,就发现有人居然用各种办法让你前行。断崖处,利用周围地势树木枯枝藤条,结结实实绑出一座梯桥来;悬崖处,有粗壮树枝做的搭钩。勾住悬崖上方的树干,抓住搭钩在崖壁上攀登,就像抓住一根保护绳。村长说这是放羊人的杰作。
至半山腰,是细细密密的竹,本地人管这种竹叫霸竹,这个季节还绿着。我期待村长能讲一个有关竹的传说,从“霸竹”上升为“苦竹”,可村长只说山上打过仗,哪个朝代谁和谁打,打得怎样,他一概不知。我只好倒过来讲给他们听。
这里是小剑溪要冲,上通剑门关,青强岭,下达水会渡。一阵盘互回折的攀爬,猛抬头,看到了悬在岩壁腰间的苦竹城城门“卷洞门”。城门高2米,宽1米,仅容一人通过。岩石外突,状如猛虎嘶啸,城门犹如老虎卷起舌尖所留下的一个洞口,一条石砌小路依崖而上直抵寨门。洞门外竹枝摇曳,洞门通道幽暗,光影剪出一把锋利的刀斧利刃,寒光闪闪。习惯性向洞门口石碑奔去,原来是林场的防火公告。
我摩挲着这小小的寨门,它坚硬而阴冷,几百年过去了,仍然没有温度。内壁有凹凸感,原来题写在门洞内壁两边,打开手机电筒,刻文为:“宝祐乙卯七月吉日武功大夫右骁卫将军知隆庆府事节制屯戊军马任责措置捍御段元鉴创建”。是的,就是这个段元鉴,是他收复了失守的苦竹寨。消息传到杭州,宋廷欢欣鼓舞,大奖段元鉴,犒赏守城士兵,并特免“隆庆租税5年”。
刀光剑影随风去,城门只与山呼吸。明代知州李壁、隆庆知州高任重的题诗刻于左右两边。他们登临山寨时,与今天的情形差不多吧。高任重题诗:“宋军设险开山寨,明守探奇到石门。一望剑山天下胜,诸峰罗立似儿孙。”李壁写道:“小剑山头接太青,周遭岩壑仅通门。太平时节何须此,借与猿猴长子孙。”是啊,今天很多剑阁人都不知道苦竹寨,更不知道苦竹寨那些惊天地泣鬼神的故事,不记得那些爱憎分明、铁骨铮铮的英雄好汉。
上行,这里是天然的第二道寨门,两块砾岩巨石中间有仅容一人通过的缝隙,然后是悬崖绝壁,绝壁上有仅容半只脚的小路。在村长的保护下,我趴在崖壁,伸出脚将枯叶刨开,若踩在枯叶上一滑将跌入万丈深渊。然后手脚并用,终于爬上斜坡。斜坡开阔,想必就是当年的屯兵之地。
传统意义上,这种地势一般为绿林英雄盘踞,作为官府治所,一万个想不到。足见抗元的艰辛和决心。南宋选择苦竹寨抵御元军,源于余玠的山城防御体系。余玠,吴玠,别弄混了,后者是我在大散关写到过的抗金英雄。
当年,蒙古铁骑来势汹汹,势不可挡。1242年,中线抗蒙名将、后任兵部尚书的余玠主持四川防务,为保存民族有生力量,摸索出“依山筑城,恃险拒守”战术,构筑了规模庞大的“如臂使指,气势联络”的山城防御体系。以长江为根基,沿岷江、沱江、嘉陵江、渠江,星罗棋布地构筑了80多处要塞。其中最为有名的是剑阁苦竹城、合川钓鱼城(抗蒙军事中心)、乐山三龟九顶城、泸州神臂城。
苦竹城是这一防御体系中由陕入川的第一个关隘,充当抗蒙桥头堡。因地势比剑门关更容易固守,南宋军队在固守剑门关的同时,“精心选择”了更为雄峻、利于聚兵屯田、长期坚守的苦竹寨。(熊芙蓉)
新闻推荐
四川经济日报广元讯(谭万方记者侯东)“又没有停电,这么一大早,下这么大的雪你们还在外面做事?”2018年12月29日早上8点10分左...
剑阁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剑阁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