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芳媛高长青
近年来,剑阁县城北镇积极推进供给侧改革,按照“因地制宜,突出优势,壮大产业”的原则,大力发展猕猴桃产业,助推农民脱贫增收。当前正值猕猴桃成熟的季节,城北镇千亩猕猴桃喜获丰收。
这两天正是猕猴桃采收的时节,在城北镇新华村猕猴桃种植园内,果农们正忙着猕猴桃的采摘。笔者看到,园内的猕猴桃长势喜人,一颗颗黄绿色的猕猴桃果实饱满。合作社内,刚刚采摘下来的猕猴桃堆积如山,几十名当地村民正围坐在一起,拆带、分拣、称重、装筐。
杨璟作为猕猴桃种植园内最大的业主,也是该镇猕猴桃合作社的理事长,她告诉笔者,合作社猕猴桃种植面积超过1700亩,现在已经800多亩地挂果,今年产量超过400吨,水果味甜品质上乘。
“果实特色香、甜、软、糯。我们平时的种植方面,主要用有机肥,我们所用的有机肥还是从青海高原上调回的散养羊粪,我们自己经过有机发酵后用到地头。”城北镇宏鑫猕猴桃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杨璟说。
因为施用了绿色、无公害的农家肥,合作社的猕猴桃走俏市场,一直颇受省内外客商的青睐。刘成现是当地村民,也是合作社里的社员,三年前,他在合作社的带动下,在家种植了2亩猕猴桃。期间,合作社提供种苗、农资和技术指导,今年已挂果出售。看到猕猴桃给家庭带来的可观收入,刘成现十分满足。
“新华村村民自从产业发展起来后,我在给老板搞管理加上学点技术,自己种了2亩,一年下来光我的猕猴桃要卖2万多。在这边给老板打工也要挣个三四万,一年下来有个五六万块钱,算起来是比在外头打工划算。”刘成现说。
园区不仅带动村民种植,还吸纳贫困户在此务工,有效地转移了当地的剩余劳动力,也给贫困户带来务工收入。70多岁的贫困户胥勋玉夫妻长年在园区内务工,主要从事田间管理和后期采摘这类的轻便农活,每年能挣到几千块钱来增加家庭收入。
如今通过土地流转和引进业主,城北镇猕猴桃种植面积千余亩,拥有5家承包商,产品远销北京、秦皇岛、成都等地,产值达千万元。
新闻推荐
■特约记者李波文/图嘉陵江出陕西略阳、宁强县后,一头扎入四川广元。在嘉陵江广元昭化区段西岸,剑门蜀道、剑门关、翠...
剑阁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剑阁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