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阁县禾丰乡云起村七组村民李城光是***对象,9月6日,记者见到他时,他正在喜滋滋地捆扎刚刚完成烘烤的烟叶。他告诉记者:“今年我家烤烟有个好收成多亏了村里的应急广播。”
记者了解到,七月中旬,禾丰乡接到气象部门预报,剑阁县部分地区将有暴雨冰雹天气。该乡迅速通过应急广播发布了此消息。烟农李城光立即买好汽油,备好发电机,在次日暴雨冰雹天气来临前做好停电的充分准备,保证了烤烟房的正常运作,避免了烟叶遭受损失。如今,金灿灿的烟叶让李城光看到了增收致富的希望。
近年来,剑阁县高度重视农村宣传工作,在全县开展应急广播建设。截至今年7月底,全面完成应急广播建设:建成县应急平台,57个乡镇应急广播站,579个村(社区)应急广播站,安装高音喇叭和调频音柱5025只,覆盖城乡人口98.7%。目前,全县5000余只应急大喇叭正在脱贫攻坚战斗中发挥着先锋作用。
解读政策法规做好党政喉舌
“听众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收听今天的《***在剑阁》专栏节目。在今天的节目里,我们将继续为大家介绍***惠民政策......”每天清晨6点,剑阁县香沉镇的100余只广播喇叭便会准时响起,在每天4个多小时的播出时间里,乡镇自办节目《***在剑阁》深受老百姓欢迎。贫困对象标准、精准识别程序及“两不愁”“三保障”“一超六有”等政策知识通过大喇叭清晰快速地传达到全镇老百姓身边。
剑阁县应急广播平台和乡镇、村应急广播站用形式多样的广播节目对国家发布的各项政策、法规进行深入解读,让广大贫困群众充分了解国家的惠农、支农和扶农政策。针对农业热点问题,进行重点剖析,结合农村的实际情况,对农民的农业生产生活进行科学、合理的指导。通过广泛传播,做到贫困人口的全覆盖,营造了良好的脱贫攻坚舆论氛围。
“只有依靠自身优势,将政府声音准确、快速、无障碍地送达群众,增进老百姓对政府方针的认同,同时又将百姓诉求及时、完整表达,才能增强彼此间的信任与共识,真正发挥农村应急广播沟通政府与人民群众的信息桥梁作用。”剑阁县文广新局局长徐怀峰说。
宣传成功典型做到积极引领
柏垭乡井泉村贫困户赵玉林今年76岁,右腿残疾,妻子右臂截肢、右眼失明,生活十分艰难。然而,赵玉林并没有向困难低头,而是力所能及发展种养殖业,增加收入,今年,仅种植中药材一项,赵玉林就增收8000余元。
赵玉林身残志坚自力更生摆脱贫困的先进事迹通过广播在全乡宣传后,在该乡老百姓中引起强烈反响。井泉村一组村民郭松林说:“他一个残疾人都这样自强自立,不等不靠,我们这些健康的人更没有理由坐等政府扶持。”在赵玉林的带动下,乡亲们纷纷主动发展生产,不少贫困户也加入了种植中草药的行列。
“打赢脱贫攻坚战,不仅需要依靠组织和行政力量推动,更需要积极发挥媒体的舆论宣传和引导作用。今后,剑阁县农村应急广播将继续发挥排头兵、领路人、好帮手、监督员等作用,引领全县人民群众共奔小康。”剑阁县副县长郭扭只说。
传播先进科技做强广播扶智
除了宣传国家政策、处理突发事件,报道先进典型外,剑阁县还用广播大喇叭搭建起了科普大平台。
“各位农民朋友,水分是决定水稻高产的关键因素,因此水稻首先要管好水......”七月是水稻进入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为确保丰产丰收,开封镇自办节目《科技之窗》邀请了高级农艺师对稻田管水、施肥、防虫治病等技术进行了讲解。全镇9000多名农村群众不出家门便接受了一次农业实用技术培训。
剑阁县充分运用应急广播覆盖广、普及高等特点,围绕农业科技、乡村医疗、法律咨询等内容制作《科普大篷车》《致富有道》等节目,积极引领贫困村群众认知科技、接受科技、使用科技,让他们切身感受科技的力量,体会科学生产的好处,从而催生贫困村群众的内生力量,摆脱落后现状。
“我们每天听到的正是我们需要的。”谈起应急广播,当地群众纷纷点赞。如今,每天收听广播已成了他们的习惯。在零距离的服务中,广大群众感受到了党委政府的关怀和温暖,同时也充分认识到:好日子是干出来的。只有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和主观能动性,拿出敢想敢干的勇气和决心,才能真正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
朱斗峰 梁霞 四川经济日报记者 侯东
新闻推荐
本报讯(田贵安)今年以来,剑阁县推行“有事找书记、包包干部、片区联动协作”三大机制,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实现管党治党主体责任的抓牢压实,激发了基层干部主动履职能力,有效提升了党风廉政建设...
剑阁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剑阁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