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剑阁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杨明学
近年来,剑阁县紧紧围绕“三个一、三个三”兴广方略,坚持把维护社会稳定作为第一责任,聚焦征地拆迁、土地流转、工程项目、基础设施、***、涉农惠农等工作中可能出现的风险问题,进一步夯实基础,健全机制,增添措施,切实筑牢综治信访维稳“防火墙”,努力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保障。今年1-8月,全县刑事和治安案件同比分别下降19.53%、24.19%,未发生一起群体性事件和重大安全生产事故。其主要做法是:
强化三大保障,夯实基层基础建设
一是强化组织保障。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政法综治维稳信访工作,把加强政法基层基础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人财物上都给予大力支持和坚强保障。县委常委会、县政府常务会多次听取政法基层基础建设工作情况汇报,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经常实地调研政法相关工作,基层政法工作人员不足、组织机构不完善、经费保障不够等现实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二是强化机制保障。为进一步加强对乡镇工作的指导,促进政法各项工作长远发展,县委县政府先后出台了进一步加强乡镇政法综治工作、开展“六个一”平安法治村建设、剑阁县信访维稳工作责任追究办法、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文件,并将综治、维稳、信访三项工作目标分值由占总分的3.5%提高到12%,为进一步做好综治维稳信访工作提供了强有力地支持。三是强化经费保障。财政拨出专项资金500余万元,为网格化服务管理、农村“雪亮工程”建设、信访维稳、司法救助、特殊人群服务管理等提供资金保障,确保工作落到实处。
抓实三种模式,构建综治长效机制
一是按照“321”模式健全乡镇政法综治机构,即:成立3个机构,整合2个中心,建立1个平台。在全县57个乡镇全面规范调整乡镇党委政法委员会、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协调工作领导小组;整合乡镇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中心”与“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协调中心”,统一挂牌成立“综治工作中心”;对县乡两级维稳工作平台、网格化服务管理平台、农村“雪亮工程”管理平台、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信息管理系统、网上信访信息系统等多个信息管理平台进行整合并集中管理,彻底改变了过去分散不集中、管理不落实、作用发挥不明显的现状。二是按照“126”模式推进平安法治村(社区)建设,即:抓住综治工作中心规范化建设1项重点,抓细网格化服务管理和农村“雪亮工程”建设2项难点,抓实“六个一”平安法治村创建6项日常工作。同时,将“126”模式纳入法治扶贫重点内容,与脱贫攻坚整体工作同规划、同部署、同验收。三是按照“231”模式扎实推进综治工作创新发展。即:逗硬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责任制、年度综治工作考核考评细则2项规定,突出平安细胞创建工作、社会治安隐患集中排查整治、矛盾纠纷集中排查化解3项重点,实现群众社会治安安全感和满意度逐步提升1个目标。
创新三个机制,源头预防社会风险
一是创新开展“134”维稳工作法。即:维稳和群众工作部门相关人员组成若干工作督导组,每个月深入到三个乡镇(部门)做好四个方面工作:指导帮助乡镇部门建立完善工作机制、督导信访涉稳问题限时化解、分析研判信访维稳形势、总结提炼工作方法和经验。今年以来共深入44个乡镇和27个部门督导检查维稳工作开展情况,60余名涉稳重点人员基本可防可控。二是创新实施“4+5”稳控化解模式。即:对重点人员、重点群体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由乡镇、村(社区)、组和辖区派出所“四个层面”共同进行教育、疏导和稳控;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和依法、及时、就地解决问题的原则,由一名县级分管领导包案、一个涉事责任单位牵头、一个工作组专抓、一个措施管用的方案化解并一包到底原则的“五个一”化解措施,推动各类矛盾纠纷妥善解决。目前,通过“4+5”稳控化解模式,市委市政府交办的14件突出涉稳问题已全部化解,全县排查出的42件突出信访事项,已化解销号12件。三是创新实行“333”维稳模式。在库区移民维稳工作中,采取“333”模式,即针对涉稳重点人员、重大涉稳事件、涉稳形势动态,按照轻重缓急实行“红黄蓝”三色预警,构筑“村(社区)、乡镇、县级部门”三道防线,并逐一抓好疏导、抓化、稳控措施落地。今年1-8月,全县移民信访同比下降40%以上,全部处于可控范围内。
推进四化治访,提升群众工作水平
一是领导接访常态化。坚持和完善县乡领导大接访制度,实行县级领导每周五定期接访,重点乡镇、部门主要领导每周二在县接访大厅轮班接访,其他乡镇和县级部门“一把手”每天开门接访,促进了信访问题的有效解决。二是处访工作制度化。建立信访案件分级办理机制,明确责任主体,限期进行解决。对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单个部门难以解决的问题,及时召开信访联席会议共同研究解决。三是领导包案责任化。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对一些重大、复杂和长期未得到化解的信访案件,分级分层实行县级领导、部门领导和乡镇领导“五包”责任制,及时有效解决了一批信访突出问题。将领导包案工作纳入全县信访联席会议定期听取汇报和各级领导干部实绩考核的重要内容,严格督办和责任追究。全县排查出的26件复杂疑难信访问题,全部落实到包案领导、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目前已化解结案16件。四是信访秩序规范化。组织群工、维稳、公安、纪检等部门考察了绵竹市、彭山区非访化解处置机制、“一站式”接访场所建设,规范建设县群众接访中心并设立群众举报中心,方便群众信访与举报投诉。
探索三种方式,推进矛盾纠纷化解
一是阳光听证化积案。通过提前面向社会发布阳光听证公告,广泛邀请有关群众、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知情老党员、老干部以及信访人的邻居、儿女、亲属(好友)等参加,通过信访人说、大家评、群众议等方式开展矛盾纠纷化解,并全程录音录像,有据可查,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今年以来,全县通过阳光听证,共化解信访积案13件。二是特邀调解化难案。在中心集镇、矛盾问题较多的乡镇,特邀退居二线的老干部建立“特邀调解员库”,充分发挥老干部对乡镇情况熟悉、群众工作经验丰富、协调处置问题能力强的优势参与纠纷化解工作。同时,还创新建立了“菜单式”调解服务机制,把“特邀调解员库”中调解员的工作简历、调解特长、联系方式等主要信息,精心制作成菜单式花名册,供当事人自主选择,以帮助当事人选择到自己中意的调解员,促进矛盾纠纷妥善化解。三是“第三方”调解化疑案。积极向先进县区学习由第三方主持调解、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化解疑难复杂矛盾纠纷的经验。今年来先后考察了米易县、壤塘县等“第三方调解中心”建设及工作运行的情况,目前正在筹建县“第三方调解中心”。
深化三大举措,营造社会公序良俗
一是加强法治扶贫工作。将法治扶贫12项重点工作分解落实到相关责任单位、责任人。同时,组建6个宣讲队,深入全县今年脱贫的65个贫困村,开展以“政策法治、感恩奋进、文明新风”为主题的“三项教育”宣讲活动,为20000多名贫困村群众、2000多名基层干部送上丰盛的“法治文化”大餐。二是推进以案释法工作。通过出台司法人员以案释法制度、开展以案释法宣讲活动、建立“以案释法”信息库等系列措施,推动以案释法纵深发展。今年以来,共评选优秀案例8个,经典案例10个,编印《法治剑阁好案例》1部。三是拓宽法治宣传载体。以“1+10”法治主题宣传活动、法治扶贫“七大行动”为主要载体,着力营造全社会浓厚法治氛围。今年以来,共开展各类法治教育宣讲活动80余次,录制《法治剑阁》电视栏目8期,通过《剑阁普法》《剑阁手机报》等手机APP推送法治宣传信息380条。
新闻推荐
遇袭后的辅警倒在地上。成都商报图四川广元警方官方微博9月19日下午发布警情通报,19日上午9时30分左右,剑阁县公安局普安刑警中队民警张虎带领辅警杨强在普安镇小东街侦办案件时,遭到犯罪嫌疑人侯某...
剑阁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剑阁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