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元新闻 旺苍新闻 青川新闻 剑阁新闻 苍溪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广元市 > 剑阁新闻 > 正文

“翠云廊”命名者乔钵的传奇人生(上)

来源:广元日报 2017-06-24 04:05   https://www.yybnet.net/
康熙初年刻本《剑阁草》

茂盛生长、苍龙蜿蜒的翠云廊

郭子松文·图

剑门关、翠云廊姊妹景区,其取名可谓刚柔相济,尤其后者更富婉约之韵,这缘于清初乔钵任剑州知州时所题写《翠云廊》一诗。从此剑阁皇柏大道带着浓浓的诗情画意走进世人,让人神往流连,而原创者究竟是怎样的一位古人?他给剑阁还留下了什么?让我们走进350年前这位卓尔不群的知州乔钵。

诗词达人

乔钵,字文衣,号子王,生于1605年,直隶内丘(今河北省内丘县)人,父亲为太原府通判。自小天资聪颖,11岁能吟诗作字,考取贡生后,正当有可预期的美好个人前程,适逢天下大乱,各地起义、暴动蜂起。虽然功名荒废,但一直比较赶“潮”,未放弃工诗喜好,活跃于京城诗坛,与后成为清初一代重臣、文坛巨匠的魏裔介、魏象枢、王铎、杨思圣等往来建立文学社,“相酬唱和”,“索书者户外屦常满”,“海内习声律者,莫不思一见乔子为快”。这位诗词达人早年的一首《北嘲南》在南、北文人对嘲中名响一时。他还对文艺界过分陶醉于格律诗的艺术性提出不同凡响的观点:“诗中句句是画,未是好诗”,受到时人点赞。

立国后的清王朝迅即网罗知识精英,直隶学子成为“统战”对象。1644年冬,乔钵升迁为郏县主簿,京城的朋友为其设宴饯行,谁知酩酊大醉的他竟诗性大发,挥笔写下《醉主簿歌》,一时传遍京城。20年后,康熙三年,已年届58岁、任湖口知县的乔钵接到诏书调任剑州,因为路途遥远,没有返回老家,而径直从江西九江湖口乘船,与远在老家的儿子相约共赴开封诀别,并写下五言诗《开封别子》:“我自西川去,尔辞里舍归。须知青白好,莫耻不轻肥。薄俗从奢尚,传家守拙微。老夫能有子,大布喜为衣。”诗中可以领略到乔钵为官干练的作风和做官清廉的操守。

乔钵的官职不高,但才学出众、“送往迎来,咄嗟立办”的为官名声在外,他刚来剑州报到就受到夹道欢迎,《山民以僧乐迎余》中说:“山民悦我至,十里走趋迎。牧笛吹前道,僧铙奏梵声……余也摇五马,丁冬畅野情。”的确,他的动向还颇受四方文士关注,著名文人倪灿在《送乔文衣之剑州》中期待:“渝峡远通涪万水,嘉陵险接阆中山……他年更奏殊方绩,应在文翁伯仲间。”

“数年惊宦海,无日不高吟。”乔钵在剑州共留下了150多首诗词,是封建王朝剑阁州府官员中留下诗篇最多的。1668年初,他在剑州托人将赴任西川以来的题诗集为《剑阁草》寄与京城任尚书的“乌头宰相”魏裔介,魏点评为“其学大进,非寻常也”,还说“故吾当谓乔子之遇似岑参,而诗如贾岛”。

《剑阁草》内容涵盖多方面,真实地反映了清初社会生活,最大的特点是叙事写实,留下可贵的现场纪实,其中还有妙趣横生的生活情节描写如《分锅糜》、《寄故山僧》,托物言志的哲理思考如《偶拈》、《题废回龙寺壁》,和耳目一新的叠字诗如《春风荡》、《静夜呤》等。当时著名文学家申涵光说:“吾读文衣诗,喜其真,不无故为啼笑,横臆而出,肝胆外露,催坚洞隙,一息千里。”

赴剑当天题写的《入剑》“……屋灭林无燕,田抛树亦枯。逢人空谷响,出草鸟惊呼。何处为城郭,结鹑见一臞”,及至到了成都的见闻《锦城》“……千里沃壤人影断,浣花江上草如山”,表明战后多年川西北依然荒凉凄惨、茅草丛生,这成为诗集《剑阁草》的取名源头。

乔钵一生诗文著述众多,汇集的《乔文衣集》含《剑阁草》、《越吟》、《苦吟》、《匡蠡草》、《燕齐咏》、《石钟集》等,又名《海外奕心》。乔钵满腹经纶,还关心剑州文化,文集中还存有剑阁人“剑叟谱正,门人梁绳武校正,王绍鍪校补”的《毛诗乐府》乐曲一卷。

打虎英雄

在普安古城南禅寺(今南禅小学)下方,毗邻接官亭,直到解放前还有一块巨石形成一个硕大的石洞,“亭北三十步许有石洞,方整如屋”,在大石上建有一亭,世称“褫虎亭”,此亭专为纪念乔钵打虎而建。

明末清初的四川,经济破坏殆尽,人口急剧减少,城乡一片凋敝,有房无人住,到处是撂荒地。乔钵初来乍到,《见废屋》中说“嗟是何人屋,雕栏石砌成。盆阑依蔓草,槛竹避藤根。可惜三春鸟,谁呼午夜魂……”让人凄凉至极。战争此起彼伏,造成人口死亡或大量逃往深山避难,反而使城市空墟,明末渐起的虎患大肆骚扰城镇,成为中华文明史上的一大奇观。四川在这一时期深受老虎困扰,直到康熙十一年,习惯日记的王士祯典试入川,在《蜀道驿程记》中多有虎患造成阴森恐怖的记载。

剑州也不例外,老虎窜入城乡为害,在州城大摇大摆出入,在屋脊上闲庭信步,甚至成群结队在城内发飙,将普安搅得昼夜不宁。他刚来不久,与梓潼友人光顾州城一座古庙,就差点撞上老虎,《送方书庵归梓潼》说“送君携手过城西,□柘牵人步不齐。浊酒一壶来废寺,虎才惊去看新蹄”。与老虎有过“交道”的乔钵,曾在此前《匡蠡草》中写有《虎来》,形象刻画了老虎闯进他官衙的“盛况”:……林暗茅深夜黑漆,猛虎乘夜生雄心。振毛纵步出石窟,越城入市兠民屋。民遭兵燹鸡犬无,跳入官衙来擈鹿……晨兴雨罢看蹄痕,如碗如盘庭除有……

不仅如此,竟有老虎居然把州衙附近石窟作为常住地。卧榻之侧,岂容老虎酣睡。乔钵何只一介念念有词的书生,有多年从军经历的乔钵,体格高大,已练就一手出众的射杀功夫,立即组织军民,自己冲在一线,舞剑弯弓,将老虎“围而杀之,褫虎皮于此石上”,并欣然口占一绝《射虎》“忽报山前虎起,弯弓纵马如飞,乱箭恨为啮断,笑拈血镞而归”,活脱脱的一介武夫打虎英雄形象,确非州府官员中的等闲之辈。通过乔知州亲自参与的除暴安民行动,虎患困局得到治理,州城的人们不再为此心惊胆战,3年后,他兴奋地写下《虎逃》:“万虎三年遁,残城道路通。牛羊朝放野,鸡犬夜笼空。久不惊蹄印,谁还信啸风。为诗传后世,杀逐自文翁。”

兵荒马乱,也崇尚习武。他在《用尧天韵》中说“弃却眼前真受用,从来痴傻属英雄”。长年坚持“闻鸡提剑舞,秉烛惜花飞”,自诩“挥毫运腕若公孙大娘之舞剑,弯弓上马笑孟德之横戈”。在剑州,没有忘记磨剑“白首抠衣临砺水,霜锋仍照日光斜”,拟从军行“玉门勿报烟峰起,问着将军愁不愁”,“莫笑霜华披两鬓,□能愿据征鞍”。打虎英雄的背后显现出一个地方官少有的文武通才。

草房老爷

乔钵履新之初,虽为张献忠余部、南明在巴蜀挣扎的强弩之末,但作为最后的靶心,四川满目疮痍,十室九空。1660年时任四川巡抚张新志在《揭贴》中称:“三川未附,入我版图者,唯川北一隅……”,而首当其冲的剑州其实早已今非昔比,群山环抱、沿溪而筑的普安破败不堪,“蜀北凋残,莫甚于剑,故今之所赋者仅得乎明十之三”。

“城郭丘墟,人民远窜”,清朝初年的川北州县长期处于灾后时断时续的重建。与州城市民住瓦房不同,他却住在常漏雨的茅草房,“囊予寻令子,未改旧茅居”,他在《怪漏》中说“定是箨拥满,还因鸟啄穿。昨年茅未腐,今岁草才添。既掩秋宵月,何来夜漏天……”,可见他的为官“忧乐观”。普安“旧城已颓其半,居民仅有数家”,衙门的重要职能是漫山遍野劝垦找人,官吏下乡途中要自己动手烧饭,找个烟火要走几里路,他写有《就爨》“就爨需烟火,高山别径斜。穿林四五里,莫覆一人家。汲水临深涧,炊茅带野花。茕茕余妇子,屋后见桑麻”。

“寥察孑遗,兽鸟奔散……民之骨髓已尽……”乔知州早年在京郊见百姓死于严寒便向朝廷胆言《劝造阳春院窖疏》。在剑州,除四处张贴召告鼓励返家安心复垦外,以更灵活的方式,他还出台了“一揽子”重建政策,“一意抚恤,给牛种、助婚娶、招流移”,同时身先士卒登门做思想工作。一次去剑门见李广文先生,没有想到其家如此窘迫,《为李广文送炭歌》留下这次心酸的记录:“……广文先生茅屋中,四壁无茅不遮风。儿病妻啼薄衾裹,凡身三日尚无米……归来设法为先生,吃紧先分一篓炭。”

州衙钱粮入不敷出,多“奉文裁员”。清初的薪俸远未达到雍正时的“养廉银”水平,且又在建国初期的严峻形势下,乔在剑的日子是艰难的,如“老馋不可耐,寥落此荒城。……估我未餐饭,遥怜抱饔情”、“别离应有泪,况复是西川”;文化娱乐有巨大落差,如“元宵月,……何方何处着幽清,只有剑州城”、“廖廖今古内,何处觅知音”,还有如《寂寞》、《孤灯》、《屋漏》、《苦寒》等数篇诗词反映了无可奈何的伤感心境。

清初的催促复业也是打粮拉夫的过程。张军、明军、清军、姚黄十三家多年高速流动的打粮抓夫的幽灵像瘟疫一样传遍四川角落,剑州又有“陆有供应夫马之忧,水有轮派水手之累”,城镇及周边被翻了个底朝天。剑阁《孙氏家谱》记载顺治晚期,为躲避拉夫,西庙鸽子山四十多人藏于溜石板下大岩洞,被逼急了的官兵夹带辣椒点火致使全部丧命,一百年后仍能看到熏烤致死的恐怖场面。且清人入主中原的声誉不佳,百姓对衙门难以快速建起基本的信任。战乱屠城、躲藏逃亡的影响是巨大的,《剑州志》记载康熙九年(1670),经乔府的艰辛努力,全县人丁才“三千六十八”。虽增长缓慢,却是名列前茅,占全省的20%(1685年全省“一万八千零九丁”)。

乔“凡七载,竭尽心力”,“复业者千余家”,剑阁逐渐萌发出灾后的青春。似乎那时剑阁人不仅能躲兵,还能逃粮,乔经薙发、改妆在执行众多公务中,也发现基层(里长)隐瞒事实刻意少交征粮,就着手“自加压力”开展了一次“清粮”运动,不想那时的人们照样神通广大,信访到了省府、京城,一片苦心最终被新任巡抚误解,这是后话。

需补叙的是,“乱世切莫居城池。可怜城中遇难,与乡间大不同”(《五马先生纪年》),一代代先人的灾难记忆积淀的躲藏、流亡之路,极大地保存了地方有生力量。据剑阁近些年整理的30多姓族谱,其远祖不少在明以前就落户剑阁,说明张献忠剿四川造成“湖广填四川”的影响是有限的,不过这是他话。

新闻推荐

市供销社“三位一体”实施农业社会化服务

本报讯(记者杨霞)记者12日获悉,市供销社通过生产合作、供销合作、信用合作“三位一体”建设,实施农业社会化服务,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开展土地托管服务,推动生产合作。依托全市优势特色产业,为农民和各类...

剑阁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剑阁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翠云廊”命名者乔钵的传奇人生(上))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