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村民自治水平,完善农村惩防体系——
日前,据国家统计局广元调查队数据统计:2010年以来,广元市累计制止村(社)不合理支出2800多万元,全市农村信访量和立案数分别同比下降38.2%和33.3%。该调查队调查表明,群众对村组干部的满意度达到87.37%,较2009年提升11.5个百分点。
这些变化,均系该市创新推行村级廉勤监督机制的结果。
□李国平 佘锦 本报记者 徐凯
统一标准 建立监督新机制
“做事民不清,旧账理不清,新账算不清”。一度时期,村级事务“三不清”问题,导致民怨不断,影响了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对于基层组织、基层干部存在的‘上级监督太远、群众监督太难、仅靠自律太弱\’的问题,必须要从体制机制上解决。”基于这种共识,2010年,广元市纪委把探索建立村级监督新机制,作为一项重要课题。
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广元市纪委决定结合村组自治建设,整合现有的村民主理财小组、村务公开监督小组、纪检小组、廉情信息员、勤廉监督员职能,在村级组织建立廉勤监督委员会,以期健全监管体系,延伸反腐链条。全新的机制随即产生。该市开展了以村(社)设廉勤监督委员会、组聘廉勤监督员为内容的农村廉勤监督机制建设。在苍溪县五龙镇九燕村村级活动场所,“苍溪县五龙镇九燕村廉勤监督委员会”的红色吊牌格外引人注目。村党支部书记杨成英告诉记者,这块牌子与村委会、村支部的牌子一样大,依次挂在村委会最显眼的位置。
据了解,广元市所有的村(社)廉勤监督委员都实现了“五有五统一”。即办公有场所,统一设置了固定的办公场所,配备必要办公设施;对外有牌子,统一村(社)廉勤监督委员会挂牌制作标准,与村“两委”挂在一起;监审有印章,统一了村(社)廉勤监督委员会对外的监审印章,对村组经费开支和各种公开事项,必须经村(社)廉勤监督委员会审查盖章后才能报销和公示;统一村(社)廉勤监督委员会的工作制度和工作流程,做到规范上墙,公开接受群众监督;人员有经费。每月按标准把村(社)廉勤监委会主任的误工补助和一定的工作经费纳入县区财政预算。
与九燕村一样,短短一年时间,全市2430个行政村、251个社区全部建立了“五有五统一”标准的村(社)廉勤监督委员会,选举产生廉勤监督委员8016人,聘请组廉勤监督员16918人。
规范职能 廉勤监督全覆盖
2011年底,广元市苍溪县迎来又一个猕猴桃丰收年。
其时,作为该县雪梨第一村的运山镇文庙村,面临着农业结构调整的两难尴尬:村“两委”提出砍掉梨树,换栽猕猴桃;然而当地群众却认为应该引良种、扩规模、树品牌,继续栽种雪梨。村廉勤监督委员会及时组织召开村民代表大会,统一了认识,提出了新的发展方案。
也是因为廉勤委的监督,歧坪镇旭光村在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中否定不合理支出21笔,节约支出16.2万元。同样,剑阁县城北镇红双村廉勤监督委员会主任高明堃,带领两名委员,一年中累计为村里压缩支出10万余元,先后对304张村财务发票进行审核和公开,纠正不规范票据19笔,拒签不合理开支1万余元,村里没有发生一笔不合理支出入账行为。
这些变化,缘自廉勤监督委员会建立之初,就从机构性质、领导体制、职能设置、职权规定、作用发挥等方面,确立工作定位。科学定位角色,全面无缝覆盖,带来的是正确履职的显著成效:短短一年时间,全市2681个村(社)勤廉委参与村务监督3万余项 (次)、实施监督事项7000多个,基本实现村组干部零违纪、越级信访零发生、干群关系零距离的“三零”目标。
依规监督 村务管理制度化
为督促廉勤监督委员会履职尽责,广元市纪委明确提出廉勤委当好“五员五人”的要求。即当“宣传员”,做法规政策的“解释人”;当“监督员”,做干部廉勤的“评判人”;当“调解员”,做基层信访的“化解人”;当“审计员”,做村民利益的“代言人”;当“服务员”,做干部群众的“贴心人”。从而达到村级监督聚民心、顺民心、安民心、得民心、暖民心的目的。
“通村水泥路5公里,每公里补助25万元,需村民自筹16万元,村民人均集资200元。”这是广元市剑阁县汉阳镇青松、锁溪村修建村道路的数字账。为了让群众心里有数、踏实,两村村廉勤监督委员会全体成员主动参与每个环节,所有开支必须签字才能入账,并定期向群众公开。
“通过这件事,村民对廉勤委直竖大拇指。有了廉勤委,我们和村干部沟通就有了桥梁。以前是村干部说了算,现在群众说了算!”村民如是说。
去年以来,广元市采取“一事一议”的方式筹资筹劳1760万元,修建乡村公路670公里,村(社)廉勤监督委员会全程参与监督,未发生信访和上访问题。
“有了廉勤委这个‘好管家\’,村民由怀疑转变为信任,村干部由‘不想干事\’转变为‘怕干不好事\’,心思都用在了发展经济上,作风效能显著提升。”广元市市委常委、纪委书记陈泉告诉记者,村廉勤委的建立,填补了村级组织监督的空白,提升了村民自治的管理水平,完善了农村惩防体系,有效防止了村“两委”及其成员权力失控、决策失误、行为失范,大大促进了村“两委”干部的作风明显好转,促进了村级工作制度化、规范化。
新闻推荐
据史料记载,蜀汉炎兴元年,魏伐蜀,钟会、邓艾领大军直逼剑门。当时姜维军营人马疲惫,剑门关危在旦夕,此时营中董厥献计:下令驻扎各营及当地百姓家家磨豆浆、做豆腐,以豆腐犒赏兵士,豆渣饱喂军马。...
剑阁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剑阁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