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元新闻 旺苍新闻 青川新闻 剑阁新闻 苍溪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广元市 > 剑阁新闻 > 正文

尽管双腿严重残疾但为了让村民免除每天走里山路背水之

来源:四川日报 2012-03-12 19:18   https://www.yybnet.net/

尽管双腿严重残疾,但为了让村民免除每天走10里山路背水之苦

□本报记者 刘星

【人物名片】

左慎宗,剑阁县杨村镇杨垭村三组人,73岁,双腿严重残疾。村里十年九旱,村民们早已习惯了每天背着桶走10里的山路。30多年来,左慎宗用自己微薄的收入和瘦弱的身体为村民打井5口。

3月6日,记者联系到左慎宗的时候,他正在编竹背篓。“两天编1个,1个可以卖70多块钱。”左慎宗说。他的妻子每天4点不到就起床,帮别人做衣服挣钱。勤劳的他们还有一个计划——再打一口井,尽管那至少需要15万元。

从1980年至今,左慎宗已自费为村民打井5口。他说,到了80岁还要继续打井。

剑阁县杨垭村远离江河,十年九旱。多年来,村民们每天背着桶走10里的山路,下金银沟背水吃。为了节水,人们用煮面汤洗脚,洗脚水喂猪。上世纪50年代,国家地质勘探队也曾多次前来钻井打水,留下了几十处钻井机打凿的土坑。

1980年,41岁的左慎宗拄着铁棍找到村委会,非要用自家承包的好地,交换村东边豹子岭下7亩多乱石沟,声称要在那里打井找水。

左慎宗8岁时不幸摔断右腿,粗心的医生误将其韧带割断。在床上躺了5年后,他顽强地靠一根铁棍撑起身体,勉强行走。农村实行大包干后,老左在镇上开了个裁缝店,带出了20多个徒弟,成为人人羡慕的万元户。

老左忘不了年迈的婆婆和孱弱的母亲背水的艰难,打井成为他心中挥之不去的梦想。1980年冬,大雪漫天,寒风刺骨。“叮叮当当”的开凿声震动了豹子岭,震动了七郎山,左慎宗开始了艰难而又漫长的打井生涯。

第一口井叫“三中井”,这里大都为青红砂石、包胆石,十分坚硬,一锤打下去震得虎口发麻。老左咬紧牙关,握紧手锤錾子干了起来。一天过去了,那根1.5尺长的铁錾竟然磨掉了20多厘米,他的双手全是血泡,两腿失去知觉。第二天,他又强忍着疼痛上阵了。

3年过去了,当打到2米深,3米见方时,没见一滴水珠,村民们都劝他不要打了。老左选择了坚持,当打到3米深时,泉水还是没有出现。这天晚上,左慎宗无法入睡,索性点亮煤油灯来到井边。借助微弱的灯光,他清楚地看到四壁渗出了泉水,激动得大吼:“出水啦,我的水井有水啦!”

九个春秋过去了,一口蓄水224立方米的岩井终于打成了,一股股清冽山泉涌流出来。前来背水挑水的村民发自内心地感激他,左慎宗脸上洋溢着成功的喜悦。

“老左啊!这井你还打么?”有人问他。“打,咋个不打呢?”他答得斩钉截铁。连左慎宗自己都没有想到,这一打竟是32年,拄坏了5根铁棍,用坏了钢锤13把、手锤17把、锄头136把,钢凿錾子不计其数,投工2万多个,运出3000多方土石,凿井5口共计2112方。

左慎宗打井之初,村里全组360人只有3口井,如今在他的带领下,很多人加入了打井的行列。“家家户户都有水喝啦!”左慎宗笑呵呵地说。

新闻推荐

熊筱伟记者刘川徐凯助动车笔记本电脑上的电池将

本报讯(熊筱伟记者刘川徐凯)助动车、笔记本电脑上的电池将变得更耐用、更安全。9月13日,四川兴能新材料有限公司宣布,用于电池正负极制作的镍锰酸锂和钛酸锂材料已在剑阁县投产,年产量将达300吨,率先在...

剑阁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剑阁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尽管双腿严重残疾但为了让村民免除每天走里山路背水之)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