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溪县状元桥小学文华
学生要发展,就必须体验学习的过程,而获得体验的最好方法就是亲身参与。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充分地让学生参与体验、探究、操作和思考。
情境创设——体验数学问题的生成过程
根据小学生的认知特点,这节课从“量课桌面的长度”这一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入手。一开始,先让学生摸一摸课桌面的长度,来感知“长度”的概念,接着引导学生参与实际的测量活动。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探索测量方法,有用课本、文具盒测量的,有用铅笔、小棒、纸条测量的,也有用手指、手掌测量的。在接下来的交流汇报中,探讨“为什么相同的课桌面,得到的测量结果却不同?”在得出“用同一种测量工具,就能得到相同的测量结果”后,学生又兴致勃勃地用同一种测量工具(学具袋中的小棒)再次测量了课桌面的长,得到了相同的测量结果,使学生切实感受到统一测量单位的必要性。
调动感官——体验数学概念的抽象过程
《认识厘米》是小学阶段学习计量单位的开始。虽然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接触过长度概念,但对“1厘米”有多长缺乏感性认识。所以建立“1厘米”的实际长度的表象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教学必须从实际出发,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让学生看一看、指一指、比一比、记一记、找一找。学生就是在这一系列的操作中感悟、体验“1厘米”的实际长度,将直观表象内化为一种空间观念,从而顺利建立起“1厘米”的长度模型。
学以致用——体验数学知识的运用价值
在学生中建立起1厘米的长度概念,我设计了“估一估”这一环节。首先估计的是数学课本的厚度。然后估计的是回形针的长度,大部分学生是借助头脑中的1厘米长度来估摸回形针大约有2个1厘米长,也有部分学生利用刚才课本的厚度比划出回形针大约是3个厚度那么长。最后要估计的是每个人自己的大拇指长度,学生的估计方法就更多了,有用小指宽约1厘米去估的,有用边长1厘米的小立方体估的,有用课本厚度估的,也有用回形针去估的……课堂出现了一个令人欣喜的小高潮。然后再用尺子去验证各自的猜测。片断中这样的设计,使猜测与实际测量相互配合,有效地帮助学生建立长度的空间观念,增强了学生测量的灵活性。让学生学以致用,切身体验数学知识的运用价值。
新闻推荐
农行客户经理做惠农贷款现场调查。本报讯(樊尚兴青婧文/图)果子丰收了,商贩自己到园里来收购。近日,苍溪县歧坪镇天星村猕猴...
苍溪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苍溪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