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盛伍
“今年瓜蒌卖了1600元,套种的花生、黄豆收成也不错。”12月25日,罗小英望着自家的瓜蒌产业园,对产业“钱”景很是乐观。
罗小英是苍溪县白桥镇杆柏村贫困户。去年,她利用小额信贷资金,种植瓜蒌2亩,农闲时她和丈夫还在村集体经济园区务工。今年她顺利摘掉贫困帽子。
前不久,杆柏村通过考核验收,达到脱贫退出标准,已退出贫困村序列。
明年是脱贫攻坚全面决胜收官之年,脱贫后的杆柏村怎么干?“必须提前谋划,脱贫不松劲不歇脚,瞄准高质量,持续巩固脱贫成果,特别是要围绕群众稳定增收,完善可持续的长效机制。”白桥镇党委书记马嘉给出答案。
记者了解到,瓜蒌产业是杆柏村的脱贫长效产业,在家的33户贫困户都建有瓜蒌园。瓜蒌产业也是杆柏村集体经济收入的重要来源。“通过土地流转与入股的方式,种植了250亩瓜蒌,今年收入了5万多元。”杆柏村委会副主任罗鹏介绍,瓜蒌产业收入集体与村民分红,每亩集体可分1000元,村民可分500元。
“瓜蒌产业投资小、见效快,一年种植可多年收益,未来几年瓜蒌产业将为杆柏村种植户带来持续的收益。”白桥镇党委副书记刘建君说。
作为瓜蒌产业的补充,杆柏村还全覆盖发展黑羽鸡产业。今年四月,在帮扶单位的支持下,每户贫困户免费发放20只,每户非贫困户15只。
贫困户李连清就是黑羽鸡产业的受益者。缺乏劳动力的他,养殖黑羽鸡20只,目前已经售卖400余枚鸡蛋,收入600多元。
产业促增收,让脱贫具有可持续的内生动力也至关重要。
杆柏村罗家祠堂历史久远,祠堂里的家训被很好地传承下来。在脱贫攻坚中,为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杆柏村开展了以孝道文化为主题的家风教育,按一户一套宜居住房、一个小庭园、一套文化楹联、一句家训家规、一个卫生厕所、一套垃圾分类收集桶“六个一”标准,评选“美丽家庭”。
罗邦勇被评为“美丽家庭”,家训为:“不损人利己,不口是心非”;范友恩被评为“和谐家庭”,家训为:“促团结、牢根基”……
“通过美丽家庭评选,农村陈规陋习被破除了,群众发展意愿变强了,感恩奋进意识也增强了。”马嘉表示,将进一步完善贫困群众内生动力机制,持续增强群众自我发展能力。
村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退伍军人陶诗坤,党支部书记与村委会主任“一肩挑”,他带领发展能人外出考察学习产业发展经验,通过“农民夜校”学理论、学技术……
“虽然杆柏村已整村脱贫,但仍不能松劲,下一步,杆柏村的振兴,村党支部责无旁贷,我义不容辞。”陶诗坤说。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刘怀英近段时间,位于成都市锦城大道的“岫云村汤馆”,苍溪县岫云村的“时光鸡”“年华猪”等农家风味展销区让人眼...
苍溪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苍溪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