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2日,仲青山(右一)在培训果农。
因村施策,采用主干形栽培技术、矮化密植技术
□本报记者 周金泉 文/图
时值梨园秋季管理时节,记者在雪梨之乡苍溪县了解到,该县浙水乡坪江社区、四坪村的两个几年前荒废的梨园,通过采取主干形栽培技术,或沿用矮化密植技术、加强管理,均双双起死回生,迎来了初投产,从而使村(社区)集体有了经济收入。
主干栽培 省工高效益
尽管梨子的采收季节已过,但10月22日,记者在浙水乡坪江社区新建的冻库,仍看到贮存着20吨梨子。坪江社区主任何治清高兴地说:“这20吨梨子都被老板预订了哦!”
据何治清介绍,今年是社区集体的400亩梨园首次投产,总产量有110吨。这片梨园是2016年社区利用移民后扶资金建成的,曾经整体流转给一个老板经营。可是老板疏于管理,导致梨园一度荒废,于是社区在2017年将梨园收回,并通过一项新技术改变了梨园的命运。
“2017年3月,我们在国家梨产业技术体系成都试验站支持下,在这片荒废的梨园采用了主干形栽培模式,通过修剪、立杆,引导梨树主枝向上生长,树高控制在3米以内。”苍溪县农业农村局经作站副站长仲青山说,“这种栽培模式的好处是:它的结果枝始终养分充足,枝、梢、叶、果能充分享受阳光,果实品质好,商品率高达90%以上(以往的技术,商品率百分之六七十都不错了);机械可以进园,进行施肥、采果等机械作业,减少人工一半以上;而且,技术操作简单,特别是修剪,老百姓一学就懂,易于掌握。”
据仲青山介绍,通过主干形栽培模式,梨花也比过去漂亮了,“梨花看起来更像一堵墙,而在过去,梨花看起来就那么一片。”更为重要的是,“盛产时,平均亩产可达4吨左右,这比矮化密植都高出1吨左右。”
矮化密植 节本有效益
在浙水乡四坪村,几乎在同一个时期,同一个老板也流转了该村利用移民后扶资金建成的100亩梨园,最终也因老板疏于管理而导致梨园荒废。
“2017年10月,我们收回了梨园,由村集体统一管理,并请县农业农村局的梨技术专家仲青山来进行指导,今年也投产了。到9月底卖完,100亩总产10万斤梨子,收入21万元。”四坪村村支书何映才高兴地说。
仲青山介绍,县农业农村局派出了技术小组,定期到村里指导施肥、打药、套袋、疏果、授粉、修剪等技术。但是,四坪村是一个贫困村,因而并没有采用坪江社区梨园的主干形栽培模式(毕竟要多出搭架、立杆等成本),仍然沿用了传统的矮化密植技术。
“矮化密植技术,形成树形快,人工管理方便,而且建园成本比主干形栽培每亩节约1500元。”仲青山说,“矮化密植的缺点是机械不能进园,后期施肥、采果、管护用工量较大;修剪技术含量高,一般人很难掌握;每亩的商品果率也不如主干形栽培,每亩商品果只有2-3吨。”
不过,仲青山认为,矮化密植依然不失为因地制宜、因村施策之举。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涂媛媛)10月21日,为进一步深化“畅行安全路,幸福奔小康”进村入户宣传工作,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三大队组织警力...
苍溪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苍溪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