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供给侧 做强四川农业
在苍溪县,雪梨、红心猕猴桃一直在水果产业中唱主角,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时代背景下,水果产业如何再做新文章?
□本报记者 周金泉
6月下旬,以盛产 “大水果”雪梨、红心猕猴桃名声在外的苍溪县,竟为当地的小水果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品鉴会,中国农科院、省农科院的专家莅临品鉴,推选出了口感好、市场前景好、适合大面积推广的小水果。
原来,小水果是苍溪近年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补齐产业发展短板而布下的一招大棋,通过大力发展枇杷、脆桃、苹果、脆红李等特色小水果产业,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一个母本园 带动产业兴
与雪梨、红心猕猴桃相比,小水果是苍溪当地农户仅在田边地角、房前屋后零星种植,大概三五千亩。
“2006年,雪梨、红心猕猴桃发展最红火时,我发现在东青、五龙、三川等乡镇地处风口的地区,一刮大风,就把雪梨、红心猕猴桃从树上给吹落了。还有一部分旱山村水源缺乏、土壤瘠薄,不适合栽猕猴桃和雪梨。”苍溪县农业局经作站高级农艺师谢礼说,“其实,这些地区适合发展桃子、李子、枇杷等小水果,小水果果蒂短、抗风力强,还耐瘠薄。”
于是,谢礼在县城附近租下4亩“试验田”,引回优质小水果品种试种,政府给予一定引种补贴。2014年,在县农业局的支持下,谢礼又建起了80多亩母本园,栽植桃子、李子、柿子、葡萄等小水果品种进行观察、选育。“花了七八年时间,把好的品种选出来了、高产技术固定下来了。我就向县农业局建议发展小水果,母本园无偿让农户来采集穗条。”谢礼说。
发展小水果 各有各的招
7月3日,在苍溪县云峰镇柏树村,一个个白里透红的桃子沉坠枝头,陆续有果贩骑着摩托在村里穿梭。
“几年前,我带领村干部到南部、阆中、西充逛耍,发现小水果市场表现还可以。”云峰镇柏树村村支书李良云说,“拿桃子来说吧,贩子收3元/斤-4元/斤,1亩栽40棵、投产后平均每棵摘50斤桃,亩产值达6000元-8000元。桃子投入不高,1亩桃子用嫁接苗,苗子只投150元;每年肥料、农药、人工,最多800元/亩。”
从此,李良云带领村民发展以桃为主的小水果,水果成熟以后,他又和村干部带着水果到邻近的阆中闯市场,让果贩先品尝、进而到村里大量收购。李良云说:“我们不是政府喊搞才搞,发展小水果是从市场角度来考虑的。现在,全村有90%以上的农户都种了小水果,面积达1000亩、其中成林果树600亩,去年就大投产了。”
与小山村的 “小打小闹”相比,苍溪县文昌镇的果农发展小水果则是大业主带动的“大手笔”。四川佳沛奇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唐勇告诉记者,他们长期在彭州濛阳做水果生意,2011年引种茵红李在苍溪试种,效果不错。从去年开始,公司采用 “公司+农户”“公司+业主”“公司+农民合作社”等模式,为种植户提供技术服务、垫付农资,保底回收水果,公司统一包装、品牌、价格销往全国各地。
唐勇说:“目前,当地已有360多户农户、300多个业主,以及缺乏销售渠道的20多个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加盟,种植翡翠李、半边红李等小水果八九千亩。明年就投产了,我们还给每个加盟成员配一个编号,形成农产品的可追溯。”
适度规模种 市场靠自闯
“小水果‘一年长树,两年见果,三年见钱,四五年后钱往包包揣\’。通过建立母本园,我们选出了适合苍溪栽植的好种、好卖、有效益、效益高的品种,最终确定早熟或中熟桃子、晚熟的脆红李、青脆李、半边红李等市场效益好的适合苍溪种植的主栽品种。”谢礼说,“同时,我们把小水果的种植技术‘傻瓜化\’,使其易操作,关注小水果产业动态,在平时生产中指导果农。”
在发展小水果进程中,苍溪坚持了几个原则。苍溪县农业局经作站站长陈文远说:“一是适度规模发展,目前全县已发展5万亩,规划发展到8至10万亩;二是坚持‘两条腿\’走路,或是公司带动型,或是合作社、家庭农场自闯天下、自打市场;三是政府引导业主在适宜区种植最优品种,为种植户培训推广高效实用生产技术。”
陈文远介绍,政府层面正着力为李子、桃子等注册公共商标,鼓励企业注册企业商标,做响苍溪小水果品牌。同时,苍溪县利用农产品初加工项目支持企业、农场、合作社建立了从县城至各个生产基地的总库容量近5万吨的冷库,这样可使包括小水果在内的各类水果延长销售三四个月。
新闻推荐
父亲的铁肩儿子的铜臂——记苍溪县云峰镇紫云村奋力脱贫的任文保父子
本报记者胡博刘敏一对苦命的父子,妻子相继因病去世。面对家里高筑的债台,他们没有气馁,而是用自己的铁肩铜臂,发展果桑,种植蔬菜,养鱼养鹅……坚强地奔走在脱贫路上。他们,就是苍溪县云峰镇紫云村的任文...
苍溪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苍溪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