渠县农特产品网络平台运营中心。
□本报记者 樊邦平 严堃 文/图
11月5日下午,在2016西部电子商务发展高峰论坛上,苍溪县白驿镇岫云村党支部书记李君仅用了8分钟展示自己的 “一品一家扶贫生态连锁餐厅”项目,却引来了投资热潮,换来总计4000万元的意向风险投资。当日,包括李君在内,共有6个精选自四川贫困地区的电商项目进行了现场路演,均收获满满。
李君们的收获仅仅是一个标志,在当天的论坛上,电商大咖齐聚,讨论了新时期农村电商的发展趋势和电商***的路径,并透露出一个重大信号——电子商务助力***的土壤已经形成,电商扶贫大有可为。
当前四川省的脱贫攻坚工作已进入冲刺阶段,电子商务该如何发挥作用,在***工程中扶出新天地呢?记者就此展开了调查。
风从何处来?
政策支持社会关注电商扶贫迎来黄金期
作为毫无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的贫困村,如何才能脱贫?岫云村想到的办法是“互联网+餐饮”。
2015年11月,李君与人合伙开起了扶贫餐厅,还开通网购平台,专营岫云村及周边村农产品,对特困户和贫困户产品进行拍卖和优先预售,自建客户评价激励体系。预售后,平台据此组织贫困户订单生产,经过一年探索,成功打开了市场。2015年岫云村不仅摘掉“穷帽”,还将此模式推广至全县50余个村,预计今年底将实现3000户贫困户直接参与订单生产。
“李君的案例让我们意识到,电商扶贫可以大有作为。”11月5日,为李君举牌500万元的洪泰天使股权投资基金分析员汪夏表示,电商扶贫是当前的热点,电商和扶贫结合,定能促进农业产业的升级和农村消费的转型,这个过程蕴含了巨大市场机遇。
电商扶贫风口已至,资本的眷顾便是最好的风向标。
其实,早在今年4月28日,资本市场便掀起了电商扶贫风潮。当日在渠县举办的全省电商***暨农村电商工作推进培训会上,小微电商创业扶贫专项基金和四川省电子商务产业股权投资基金宣告成立,前者首期目标规模为3000万元—5000万元,将优先支持建档立卡的贫困户,一次性给予每户5000元支持;而后者的基金总规模不低于12.12亿元,将对扶贫县进行重点倾斜,重点打造闭环电商***模式。
事实上,推动电子商务***工作,政府早已拿出了真金白银。
“在电子商务进农村的国家级示范县中,四川就有37个示范县,其中贫困县占据大半,仅此一项,每个县便能得到国家财政资金2000万元的支持。”省商务厅副厅长杨春轩告诉记者,从今年3月省商务厅发布《2016年四川省电子商务***工作要点》至今,电商***工作虽然启动不到一年,但政策的支持引发了社会关注,并引导了社会资源向贫困地区电子商务产业注入,当前电商***正迎来发展的黄金期。
扶贫效果怎么样? 拓展市场,电商推着脱贫户加速奔康
渠县屏西乡汤家村是省定贫困村,全村贫困人口342人,除了外出务工,村民的收入来源全靠种植黄花。然而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黄花的脱贫效应并没有完全发挥,直到今年,电商进村,才改变了格局。
“我们的黄花很出名,但村里留守的大多是老人,大家无力把黄花从山里运出去,只得以相对较低的价格卖给采购商。今年,电子商务的介入,帮我们打开了销路,找到了更为广阔的市场,每斤黄花销售价格也提高了5元钱。”汤家村第一书记赵毅感慨地表示,今年7月电子商务给当地的黄花销售带来了历史性的改变。
“7月中旬,我们在县电商服务中心的帮助下,将黄花推向了淘宝、苏宁易购等平台,没想到竟然引起网络热销,仅此一项,为全村带来的增收便超过了15万元。”11月15日,赵毅向记者回忆道。
汤家村的黄花网销实践仅仅是电商在***工程中的 “小试牛刀”。
自从2014年入围电商进村国家级示范县后,贫困大县渠县抓住机遇,推动了电商***工程,截至目前当地已建成电商站点218个,开展各类培训296期,全县130个贫困村开办了网店252家,贫困村农特产品网销总额达6千万元,电子商务***工程,帮助该县2万贫困群众人均增收520元。渠县柑橘、大山鸡蛋、渠县黄花等一批地方土特产叫响网络,通过电商发力,当地柑橘平均收购价从0.5元/斤上涨到1.2元/斤,鸡蛋收购价从0.6元/个上涨到1.5元/个。
今年1-7月,四川农村电商网络零售额达233.21亿元,位居全国第四,其中88个贫困县实现网络零售额71.05亿元,占全省农村电商网络零售额比重近三成;此外,今年四川电商十强县中,贫困县便占据一半名额。截至目前,全省已培育涉农电商企业2500多户,农村地区新增网店数量2.5万多家,累计帮助支持2万多人开设网店,农村电商产业链直接创造就业岗位13.9万个。在2016西部电子商务发展高峰论坛上,与会代表认为,电商扶贫正深刻改变着农村市场基因,更让贫困地区的竞争力显著提升。
发展遇阻,电商面临“起初一公里”难题
前有政策东风,后有社会资本关注,今年以来,电商***在四川从无到有,为困难群众奔康致富做出了巨大贡献,但不可否认,当前贫困地区的电商发展也遭遇了一定的问题。
“都在说电商扶贫需要解决贫困地区农副产品进城的‘最后一公里\’难题,但我们却忽略了贫困地区电商发展的 ‘起初一公里\’难题。”在2016西部电子商务发展高峰论坛上省商务厅副厅长杨春轩一语中的,贫困地区在推动电子商务发展中常常遭遇基础设施配套不足,人才匮乏等最基本的难题。
“很多贫困地区将电商产业园区建在开发区,离居住地比较远,员工到点就得下班,而消费者购物高峰大多在晚上,买卖双方的时间错位,导致服务质量低。”11月5日,中国社科院信息化研究中心主任汪向东表示,当前包括贫困地区在内的农村电子商务面临着综合网络用户评分不高的现实难题,这需要引起极大注意。
“起初我们搞农村电商培训,常常要在各村奔波来回跑,还要找村干部动员村民参与,因为大多数村民认为这样的培训耽误了农活,没有实际价值。”11月14日,川内知名的某农村电商企业负责人也向记者道出了电商***遭遇的难题。
如何扶出新天地?
要“共建渔场”,更要全面接轨互联网
在政策扶持,社会积极参与的当下,如何更好发挥电子商务作用,助力***工作,这是社会各界都极为关注的话题,业界对此也提出了不少建议。
国务院扶贫办副主任洪天云认为,推动电商***,政府的主导作用不可忽视;另外,贫困地区实现电商发展的 “弯道超车”,关键在于创新发展思路和模式。
洪天云介绍,中国扶贫基金会在雅安通过组建合作社支持农户抱团发展,注册共享农产品电商品牌的善品公社,对纳入该品牌的农户进行统一品控管理,再利用互联网平台销售,解决了当地农副产品分散生产带来的规模、效率和品质问题,这便是一个很好的尝试。此外,洪天云提醒,在贫困地区发展电子商务,并非要村村建网站,户户开网店,可以探索大户或龙头带动,这样既能节约资源,又能发挥规模集群效应。
中国社科院信息化研究中心主任汪向东认为,电商扶贫已从“授人以鱼”的1.0时代和“授人以渔”的2.0时代走向了“共建渔场”的3.0时代。在新时期,我们既要拓展网上交易通道,更要构建县、乡、村三级基础设施,促进贫困地区固有产业转型升级,此外,还应注重培育网络人才,健全服务体系,优化创业环境。
“要破解电商***‘起初一公里\’的问题,我们还要在农副产品主产地建设冷链仓储物流,建设产地‘中央厨房\’。”省商务厅副厅长杨春轩认为,推动电商***,要从大处着眼,既要做工业品下乡和农资供应,也要做农产品进城和村民服务,这是一个系统化工程。
“电商扶贫并不仅仅是通过网络帮农民多卖一些农产品。”在京东集团副总裁马健荣看来,接轨互联网,需要整个农业产业的提档升级,开展扶贫,显然不是在电商平台上开个馆就能解决的。马健荣认为,推动电商***,首先要帮助地方建立电商产业,借助这个落地的电商产业帮助农民销售农副产品;此外,电商企业还应该创新思路,尝试通过用工就业扶贫、金融扶贫和电商人才培训扶贫等形式帮助贫困群众奔康致富。
新闻推荐
党支部引领专合社带动贫困户“摘帽” 阆中市金城乡创新党建工作服务脱贫攻坚
阆中市金城乡创新党建工作服务脱贫攻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