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陈朝文
健全制度,执纪问责,广泛监督,切实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杜绝权力腐败对政治生态的破坏;严教严管,选贤任能,领导示范,全面打造风清气正的干部队伍,延续和引领老区见贤思齐之风;化解矛盾,消除隐患,再赢民心,攻坚解决“政治雾霾”导致的遗留问题,全民共享“政治生态福利”。
去年以来,苍溪县委肩负全面从严管党治党政治责任,涤荡全县“政治雾霾”,努力推动选人用人导向、红包礼金文化、告状高发态势、社会矛盾治理“四个根本性好转”。如今,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正全面回归,梨乡又现“山清水秀”,红霞映长空。
治乱理正“一剂猛药”祛沉疴
用人导向严重偏差,红包礼金文化盛行,违纪违法案件频发,建设领域问题突出,信访举报居高不下——去年6月以前,苍溪政治生态一度乱象丛生,既制约经济社会进一步健康发展,又侵蚀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损害党群干群关系。
此非“急症”,而是“沉疴”。苍溪县委面对这一突出问题,认真落实从严管党治党要求,采取坚决果断措施,痛下“猛药”,打出一套“组合拳”,聚力拨乱反正、激浊扬清,全方位开展治理,推进政治生态根本性好转。
着力贪腐查处,还信于民。对要案涉案人员“四个不放过”:认识不到位不放过,问题不说明不放过,剖析不深刻不放过,反思不彻底不放过;对“顶风作案”人员从严从快处理,去年以来党纪处分300多人,其中科级干部48名。去年全年查办违纪案件数全市第一。
着力思想教育,正本清源。对干部队伍,扎实开展专题学习、反思剖析、警示教育、党性培训,从严教育引导,筑牢思想防线;对社会公众,深入实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五百工程”,强化意识形态建设,传播社会正能量,培育文明新风。
着力制度建设,标本兼治。围绕党风廉政建设,在全省率先建立“一案三查”制度;围绕工作部署落实,制定县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规定,全覆盖实行责任清单制;围绕干部任用,出台科级部选任规程等“1+5”文件、规范干部人事调配管理工作意见;围绕项目资金管理,建立集体会审制度……累计建立完善制度20多项。
一年来,苍溪县委一方面“刮骨疗伤”、“治病救人”,另一方面强化监督约束,杜绝权力任性,在全省率先建立“四单三同两责”权力运行监督机制,打造权力运行监督互联网平台,广泛接受监督,维护“肌体健康”。省纪委主要领导对此作出3次肯定性批示,中纪委将其作为党风廉政建设创新成果推广。
直面矛盾“两道硬菜”化民怨
因人划线、任人唯亲;搭天线、搞勾兑,跑官要官;“守边关”的动不了,县城里的“不挪窝”,特别是年轻干部上升通道受挤压……近年来,苍溪干部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因“政治雾霾”影响而加剧。
针对这类问题,去年下半年以来,苍溪县委端出第一道“硬菜”:从严选任标准,整治用人乱象,全面落实“好干部”标准,进一步鲜明“凭实绩用人刚标准”,对能力偏软、作风不实、口碑不好的干部坚决“放下”或“下”;以乡镇换届为契机,大力选配专业干部、年轻干部。
截至目前,全县任免干部11批次,部分县级部门班子“大换血”,乡镇干部实现“年轻化”,平均年龄较上届下降4.6岁,“80后”党政正职占10名,40岁以下达36名。同时,全面清理违规借用乡镇工作人员280余名。干部选任工作实现“零信访”,干部队伍和谐稳定。
受“政治雾霾”影响,苍溪建设领域成为重灾区:规划随意改,棚改管理乱,烂尾项目多,万余购房户办不了房屋“两证”……针对这类问题,苍溪县委端出第二道“硬菜”:从严依法治理,妥善化解问题,让广大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政治生态建设带来的福利。
围绕城镇建设,全面开展规划编制工作,建立规划审查制度;出台危旧房棚户区改造办法,有序推进旧城改造;出台处理涉建领域历史遗留问题实施意见,依法依规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相关突出问题;出台违法建设追究办法,妥善化解违建存量,严控违法增量。
截至目前,全县清理出涉建领域180余个问题,全部锁定问题台账,启动2批次、23个楼盘“两证”办理,逐步解除购房户的“心中之痛”;顺利拆除被市民视为“眼中之痛”的两处“裙房卡口”,还道路以顺畅,还街面以清爽,赢得到群众广泛赞誉。
高标求进“三大战场”建新功
“政治雾霾”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毒瘤”。这样的“毒瘤”在猛药治疗后,更需要更好更快的改革发展来“强身健体”。苍溪县委从严谋势抓实,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认真审视全县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决心以高标聚神,用务实聚力,让干部群众紧盯发展“目光不散”“心神不乱”。(紧转A2版)
新闻推荐
本报讯(汪会玲记者安元琴)近日,苍溪县与西南医科大学签订项目合作协议,开展医疗卫生扶贫。根据协议,西南医科大学将在3个周期5年时间内,以结对帮扶的方式,对苍溪县县属医院进行医疗技术指导、人才培养、...
苍溪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苍溪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