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建伟 寇含凯 本报记者 徐凯
近日,记者在苍溪县采访发现,曾经成为农民致富“加油站”的农家书屋如今在当地逐渐遇冷,一些农民朋友有问题,已不愿意进书屋找答案。
这是什么原因?
根据国家相关规定,农家书屋是为满足农民文化需要,在行政村建立的、农民自己管理的、能提供农民实用的书报刊和音像电子产品阅读视听条件的公益性文化服务设施。其中值得注意的是,农家书屋应以行政村布点。但从苍溪的现状来看,农家书屋以行政村布点的模式在空间上脱离了农村居民生产生活实际。该县除已建成的39个乡镇图书室、43个社区书屋辐射人群范围较广外,其余60%以上的农家书屋选址均在远离群众聚集区外的村委会。特别是近几年来,农村人口向城市、社区和交通便利点的转移增多,“农家书屋太远,进农家书屋看书,不如在家看电视”已成为一些地方农村居民的看法。
其二,图书配送针对性不强。时至今日,农家书屋图书配送仍由上级主管,而最知道农村居民想读什么书的图书管理员却被排斥在配送意见征集之外。如苍溪县每个农家书屋藏书不少于1500册以上,但真正满足农村居民需求的经济、法律和特色种植、养殖加工类书籍却寥寥无几。
第三,资金短缺运行较艰难。目前,对已建成的农家书屋的房屋维修、设备更新、图书换旧资金,管理员工资等,均需农家书屋所在乡镇或村组自行解决。一位农家书屋管理员说:“门少开一天、音响少放一回,就是节约成本!”
农家书屋工程,建设是基础,管理是关键、运用是目的,不能重建轻管成摆设。记者认为,应当积极探索农家书屋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新路子,让农家书屋真正成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新平台。
新闻推荐
本报讯(阳雪梅记者侯静)“需提供食用菌种植技术指导”、“帮助引进‘跑山鸡\’2000只”……这是记者日前在苍溪县陵江镇采访时看到的“明白卡”。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苍溪县建立“明白卡...
苍溪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苍溪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