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院前,患者家属给医疗团队送来牌匾表示感谢
■本报记者黄翠巧通讯员陆彬彬
“感谢罗主任、何医生、胡医生,谢谢你们治好了我父亲的病……”11月9日上午,黄女士和家人来到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简称“广中医”)介入科,向罗耀昌主任及其团队深深鞠了一躬,送上一块金灿灿的牌匾。原来,半个月前,黄女士的父亲黄老伯因复杂性主动脉弓巨大动脉瘤在这里做了体外预开窗联合原位两开窗(以下简称“三开窗技术”)联合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手术,如今就要康复出院了。
复杂性主动脉弓动脉瘤曾经被业内视为治疗禁区,常常是血管外科全主动脉弓置换或杂交的高危手术,目前国内仅有少量外周血管介入综合实力较强的医院能开展,而广中医介入科凭借丰富的临床经验,多次为动脉瘤患者成功排除“炸弹”。
一次常规体检,揪出巨大主动脉瘤
黄老伯今年70岁,家住南宁市郊区,10月15日在当地做健康体检时,发现有主动脉弓巨大动脉瘤。10月19日,黄老伯来到广中医介入科就诊,入院后做了胸腹主动脉CT血管造影,初步诊断为主动脉弓动脉瘤并附壁血栓形成,累及左侧锁骨下动脉、左侧颈总动脉开口,且左椎动脉由左锁骨下动脉并为优势椎动脉。动脉瘤瘤体巨大,达6.4cm×6.5cm,且累及重要血管,如不及时手术治疗,随着瘤体的增大,一旦出现血管破裂,随时危及患者生命。
对于主动脉弓动脉瘤,过去可采用两种方式解决。一是传统外科开刀手术,但这一手术需要进行主动脉弓置换术或杂交搭桥,创伤大,而且一旦覆膜支架滑脱到瘤腔内可阻断上下的血流,引发脑梗,或是发生瘤体破裂等严重并发症,其后果不堪设想。二是做微创腔内隔绝术。但黄老伯年事已高,血管老化,有老年基础病,且瘤子巨大,一般的腔内治疗隔绝术同样有血管破裂和脑缺血、从而引发脑梗等严重并发症的风险。
三开窗技术,排除血管“巨型炸弹”
面对挑战,罗耀昌主任凭着二十多年的临床经验,在与全科医师一起反复研究讨论、同时征求国内多名著名血管腔内治疗专家的意见后,最终确定了“三开窗技术”联合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的治疗方案。
从手术的造影中可见,患者的病情与术前的评估几乎完全一致。这更加坚定了专家团队的信心。为把手术损伤降到最小,确保大脑和心脏的供血,专家团队采取体外预开窗方式,小心翼翼地在覆膜支架前方剪开了一个15mm大小的第一个“窗”,回收后置入体内主动脉弓部,精确释放后,再选择了最小最细的开窗针,分别在左颈总动脉和左锁骨下动脉穿刺的位置也尽量定在中心位进行穿刺覆膜支架。这无疑加大了手术的难度,对医生的技术、耐力以及应变能力也都提出更高的要求。
在专家团队的紧密配合下,手术进行得很顺利,穿刺后血管瞬间开通、放入球囊扩张、支架置入……每一个环节都是在争分夺秒中进行,且力求精准到位,不能有一丝一毫的差池。术后造影,原本大如鸭蛋鼓起的血管瘤,顿时显影回近于正常的大小。
罗耀昌主任介绍,像黄老伯这样动脉瘤瘤体巨大、病情特别复杂的主动脉弓动脉瘤在临床上比较罕见。此次采用“三开窗技术”联合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成功治疗复杂性主动脉弓动脉瘤,在广西尚属首次,国内此前也从未有类似技术的报道。该治疗方案的成功,不仅突破了单纯开窗技术的腔内治疗技术难度,同时大大减少了患者发生动脉瘤、夹层破裂的风险。
勇于开拓创新,造福血管瘤患者
广中医介入科自成立12年以来,始终紧随世界医学前沿,敢于创新、勇于尝试,在特殊部位血管介入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该科早在2008年就已经开始全面开展外周血管介入,已有相当成熟经验。
据了解,就在一个月前,该科还刚采用“体外覆膜支架开窗技术”,成功为一名80岁高龄的主动脉弓假性动脉瘤患者作了覆膜支架隔离术。患者入院前2周有不明原因声音嘶哑,伴有间歇性咳嗽、咳痰困难。术后,患者便能恢复讲话。为表示感谢,上个星期康复出院时,患者紧紧握住罗耀昌主任的手连声道谢,并送上锦旗。
目前,广中医介入科是广西区内为数不多独立自主开展主动脉病变的介入治疗中心,罗耀昌主任目前担任中国医师协会介入医师分会第三届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放射学会第十五届委员会介入组外周血管介入专业委员会委员;同时担任广西医师协会介入医师分会副主任委员、广西医师协会血管外科副主任委员等职。
新闻推荐
广西出台新规,规范农村新增宅基地审批和建房管理每户宅基地面积最多150平方米
记者罗暘实习生梁瑜琳11月11日,南国早报记者获悉,自治区自然资源厅、农业农村厅、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已于近日正式印发《关于...
广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广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