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晖
古代中国有“引车卖浆者流”的习用称谓,泛指做小买卖的平民百姓。但“引车”和“卖浆”到底都是什么职业,很多人却说不上来。有些辞典把“引车”解释为拉大车的,这属于典型的望文生义;而把“卖浆”解释为卖豆浆,同样是错误的。
先说“引车”。“引车”并不是拉大车,“引”指调转方向。据《史记·魏公子列传》记载,魏国有一位七十岁的隐士侯嬴,家贫,担任都城大梁东门的看门人。被封为信陵君的魏公子无忌听说后,亲自前去迎接他,侯嬴不客气地上坐,又提出要见他的朋友朱亥的要求。朱亥是“市屠”中人,也就是市场里的屠夫,地位同样十分低下,但“公子引车入巿”,信陵君调转车行的方向,陪同侯嬴去探望朱亥。此之谓“引车”,形容信陵君为了得到侯嬴的信任而进入贩夫走卒所居的市集。
再说“卖浆”。什么叫“浆”?据《周礼》记载,周代有“酒正”一职,职责之一是“辨四饮之物:一曰清,二曰医,三曰浆,四曰酏”。这是周天子的四种日常饮料。“一曰清”,“清”指滤去酒糟的甜酒;“二曰医”,“医”指梅浆,梅子的浆汁,也就是今天常喝的酸梅汤,也有人说是用粥加曲糵酿成的甜酒;“三曰浆”,“浆”指酢(cù)浆,一种含有酸味的饮料,也有人说是“水米汁相将”的米汤;“四曰酏”,“酏(yǐ)”指很清的稀粥,也有人说是将麦芽糖溶于水制成的甜饮。
此外,周代还有“浆人”一职,职责之一是“掌共王之六饮,水、浆、醴、凉、医、酏,入于酒府”。这是周天子的六种日常饮料。第一种是水;第二种是浆;第三种是“醴(lǐ)”,即甜酒;第四种是“凉”,指薄酒,也有人说是将米、麦炒熟后捣成粉末,用凉水搅拌做成的薄粥;第五种是医;第六种是酏。此“六饮”又称“六清”,因为这六种饮料的共同特点都是味道清淡。
张舜徽先生在《说文解字约注》一书中写道:“古无茶,浆乃常饮物,故言饮者必及焉。盖浆亦以米为之,似酒而非酒者。其味必酢,所以止渴也。”周天子的专用饮料传入民间,最受欢迎的就是“浆”,这是因为“浆”比水有味道,同时成本又最低、最便宜的缘故,因此“浆”就成为与饭和酒并列的古人生活中最重要的饮料,于是后来就把可以捣成汁液的所有饮料都称作“浆”,比如《汉书·礼乐志》载当时的《郊祀歌》中有“泰尊柘浆析朝酲”的诗句,东汉学者应劭注解说:“柘浆,取甘柘汁以为饮也。酲,病酒也。析,解也。言柘浆可以解朝酲也。”“朝酲(chéng)”的意思是昨夜醉酒,今早起来仍然病酒未解,而饮用甘蔗汁就可以解酒。这就是把甘蔗汁称作“浆”的例子。
信陵君“引车”而罗致的侯嬴和朱亥,后来在著名的“窃符救赵”故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公元前257年,秦军围困赵国都城邯郸,魏王不敢出兵相救,于是信陵君采纳了侯嬴的建议,借魏王的宠姬如姬之手窃得兵符,朱亥则椎杀了将军晋鄙,信陵君遂夺取兵权,救了赵国,但也因此无法回国,只好留在赵国。
“公子闻赵有处士毛公藏于博徒,薛公藏于卖浆家。”“博徒”即赌徒,同“卖浆”一样都属于贱业,但信陵君求才心切,亲自前去拜访这两位隐士。这一举动被赵国的平原君讥讽为“妄从博徒卖浆者游”,显然不懂得信陵君的博大胸怀。后人因此把信陵君“引车入市”寻访肉屠、博徒和卖浆家的求贤若渴之举浓缩为“引车卖浆”一语,不仅用来称呼做小买卖的平民百姓,而且也褒扬了信陵君的美德。
由信陵君的故事也可见“卖浆”是一种常见的职业。《庄子·杂篇·列御寇》篇中记列御寇的话说:“吾尝食于十浆,而五浆先馈。”我曾在十家浆店里饮用,却有五家先给我送来了。尚秉和先生在《历代社会风俗事物考》一书中评论道:“今所谓竞卖也。周时载记不见有卖他食物者,而卖浆者独多。浆者,饮料,古无茶,似以此供过客行旅之用也。”
这就是“引车卖浆”这个成语的由来,犹如说“引车而入卖浆之家”,绝不是指拉大车的和卖豆浆的两种职业,而是由信陵君的故事引申而来的泛指。
《100个成语中的古代生活史》,许晖/著,广西师大出版社2020年版
新闻推荐
本报南宁讯(记者/吴丽萍)10月23日,贵州文化旅游推介团走进南宁,开展“多彩贵州·度假康养胜地”2020年秋冬季度假旅游主题推...
广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广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