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早报南宁讯(记者刘豫)古人用怎样的技术来铸造铜鼓?铜鼓为什么能发出悦耳的声音?远古时期的调音技术和铸造指标又是怎样的?9月25日,国内研究铜鼓的专家大咖齐聚南宁,围绕广西铜鼓文化及背后的社会历史背景展开深入探讨,同时也为广西铜鼓文化的未来发展出谋献策。
广西是出土、收藏和使用铜鼓的主要省份,已发现的铜鼓中,从春秋晚期到清代末叶,八大类型齐全,总数量达2000面以上,为世界之最。2014年全区铜鼓调查资料表明,广西文博馆(所)现收藏有古代铜鼓772面,而广西民间收藏保存的铜鼓则是多达1500多面。在这样的历史积淀基础上,该如何将广西铜鼓文化传承与发展,显得格外重要。
在广西民族博物馆里,有个固定陈列展馆:《穿越时空的鼓声》,该馆自2008年开始对公众开放。为使展览更贴近时代要求和符合人民群众日益提高的展览参观需求,广西民族博物馆结合展览开放经验和最新研究成果,计划对原有展览进行全面的改造和提升。
25日上午,来自贵州、云南和广西的知名铜鼓专家齐聚广西民族博物馆,召开《穿越时空的鼓声》铜鼓文化陈列专家评审会。
贵州师范学院教授蒋英认为,铜鼓在博物馆内进行展出是静态的表现,改造升级之后,如果在展厅里添加音像视频、拓片展示等新媒体科技手段,可以使陈列器物得到活态表现,有利于当代观众更进一步感受古越民风。“观众很好奇当时的人是怎么铸造铜鼓的?巨大的铜鼓又是如何发出悦耳的声音?这些都可以通过多媒体手段体现出来,很有意思。”蒋英说。
广西博物馆党委书记吴伟峰则建议,应该对广西铜鼓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进行更深入的挖掘,注重广西铜鼓文化创意产品开发,通过增加这样的陈列内容,有利于广西铜鼓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新闻推荐
本报南宁讯(记者/蒋秋通讯员/陈丽好)近日,农工党广西区委在广西美术出版社美术馆举行书画摄影展,纪念中国农工民主党成立90周...
广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广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