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广西 南宁市 柳州市 桂林市 梧州市 北海市 防城港市 钦州市 贵港市 玉林市 百色市 贺州市 河池市 来宾市 崇左市
地方网 > 广西 > 今日广西 > 正文

举家南迁 韶华倾负 写在西电援建桂电40周年之际

来源:广西日报 2020-09-09 07:29   https://www.yybnet.net/

王再新胡小敏冼欣宜

编者按:九月金秋,是收获的季节,是感恩的季节,也是一个属于教师的季节。9月10日,是共和国第36个教师节,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们撷取几则片段,讲述属于他们的故事。其中,既有40年前响应国家号召,举家从祖国北疆跨越数千里援建南疆高等教育事业,把青春和热血洒在八桂大地上的一批老教师;也有不忘初心,坚守“教书育人”理想,建功新时代的全国模范教师,从他们身上,我们感受到了人民教师乐教善教、甘守讲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家国情怀。他们的感人故事,必将激励我们在“建设壮美广西共圆复兴梦想”的新征程中再立新功。

奉献,是一种品质,没有对享乐的奢求;奉献,是一种精神,没有对名利的追逐;奉献,是一种信念,没有一丝一毫的动摇。有这么一群人,他们听从党的号召,举家从祖国北疆跨越数千公里援建祖国南疆高等教育事业,把一生奉献给了八桂大地。

40年前,遵照原电子工业部的指示,西北电讯工程学院(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前身)对口支援桂林电子工业学院(现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受西电派遣,一支由专家、教授、领导干部与专业技术人员共122人组成的浩大队伍,义无反顾地踏上了南下援建桂电的新征程。40年来,援建干部教师将“西军电”精神和“西电基因”植入到桂电的方方面面,让桂电与西电文化相通、血脉相连,使桂电实现了快速发展。

“西电的援助和支持是桂电各项事业取得发展的一个重要元素,西电的援助不仅是物质和人力层面,更多是精神和大学文化层面,这是桂电的一笔宝贵财富。”桂电党委书记唐平秋表示,“今年是桂电建校60周年,也是西电援建桂电40周年,利用这一契机,我们要大力弘扬援建精神。”

1对口支援:义无反顾彰显忠诚本色

1980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教育部批文同意在桂林无线电学校的基础上建立桂林电子工业学院,并由西电对口支援。担任西北电讯工程学院二系党委书记的刘逢晨(后任桂电第一任院长)带队赴桂林考察办学条件。在学校大力支持下,共计87名教师及管理人员报名南下,从当年10月份起,连同随调家属、技术人员、医生、会计等共122人,分三批来到桂林。

当时,桂电从一个中专学校升格办一所本科院校,办学条件和教学基础十分薄弱,教学用地少,实验设备陈旧、短缺,宿舍食堂简陋,能讲授大学课程的老师也不多。但是,他们时刻牢记自己的光荣使命,不惧困难,恪尽职守,甘于奉献。“我是1980年10月来到桂电的,回想我们刚来桂电的时候,条件还是比较艰苦的。学校金鸡岭校区还没有建设,到1987年才在金鸡岭校区建了二教和两栋宿舍楼。”第一批援建教师郑继禹回忆道。由西电支援桂电的教职工,占了当时桂电教职工总人数的近四分之一,他们肩负着援建的重任。

在援建工作中,他们深深地体会到:援助工作不仅要有激情和智慧,还要有责任和目标,不仅要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还要赢得起挑战、经得起考验。援建教师代表的是西电形象,唯有只争朝夕、努力工作,才无愧于党的重托。

2燃烧青春:扎根八桂矢志立德树人

带着西电援建嘱托,百余名援建人员怀着一片赤诚之心,将青春洒向八桂这片热土。原桂林电子工业学院院长刘逢晨曾说:“支援的干部,许多人都有在高等学校长期工作的经验。这批教师干部为桂林电子工业学院的创建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桂林电子工业学院成立之初,传承了西电严谨教学和严格管理的教学模式,制定各专业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学工作的规章制度,健全学生管理与成绩考核的各种制度,形成高起点本科人才培养体系。加上桂电与西电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签订科研与师资培养合作协议、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等一系列举措,育人效果显著,本科生培养质量很快获得社会认可。

回想起建校早期的教学工作,援建教师杨恩耀感慨良多,“那个时候,老师们备课都极其认真,很多援建教师的行囊里,都装着西电使用的专业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学规章制度等。援建教师传承了西电严谨教学和严格管理的教学模式,也保证了学院在建院初期就能够培养出我国电子工业领域里的优秀人才。”

援建教师很多当时已经是西电的骨干,很多企业、名校高薪邀请援建教师加盟,但他们都婉言谢绝了。

“1982-1983年,有家大企业邀请我去深圳工作,杭电的领导也邀请我去他们那里,把通信专业搞起来,我是黄山人,夫人是上海松江人,这两个地方离杭州很近。但我舍不得我们的团队,我们是响应党的号召来到桂电的,唯有努力工作,才无愧于党的重托。”援建教师郑继禹如是说。

“从西电到桂电,无怨无悔。能和这么多自强不息的同事和学生一起奋斗和学习,我感到很高兴,很荣幸,如果再让我选择一次,我依然会选择快速发展的桂电。”援建教师韩培尧说。

“我父亲是第一批援建者。记忆中父亲的教案写得详尽完备,上课特别认真,后来做行政管理工作,也是一如既往认真负责。我的父亲用一生的奉献诠释着桂电精神,深深地影响了我。”桂电马克思主义学院石奎教授深情地说道。

在西电援助下,桂电的本科生培养质量很快获得社会认可。1984年7月,学院培养的来自全国十五个省、市、自治区的284名第一届大学本科生毕业(毕业率为94.6%),其中有多人考上重点大学的硕士研究生。

3初心不改:艰苦创业建设一流高校

西电援建的教师,专业基础扎实,科研能力较强,传承和发扬西电在电子信息研究和国防研究方面的科研特色,经过共同的努力,取得了一定的科研成果,为桂电的学科建设和科研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0世纪80年代初期,学校取得了一批获奖科研成果,1982年底在北京展览馆召开的全国电子工业新产品展览会上,学院展出的“集成电路逻辑功能测试仪”“卫星广播电视接收机”“全频道电视接收天线”等科研成果引起关注。1983-1985年学校完成国家“六五”科技攻关项目“集成电路动态参数测试仪”;1986-1990年完成国家“七五”科技攻关项目“工程检测CAT”等。此外,桂电借助西电学科优势,联合申报了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等,有效地推动桂电学科建设和发展。至今,据期刊文献统计,西电和桂电的老师联合发表高水平的文章近千篇。

春华秋实四十载,援建教师已是耄耋之年,虽然离开了工作岗位,可他们始终初心不改,继续为学校的发展奉献自己的余热。

在援建教师陈尚松心里,退休绝不意味着退志,老有所为,才能乐在其中。目前陈老还承担着许多社会工作,同时继续在学校电子工程与自动化学院从事教学督导工作,还以“教学结对”方式,热心帮助青年教师成长。

陈老的学生李玮说:“四年大学生活,最值得我敬佩和难以忘怀的是,母校有一大批像陈老师一样扎根南国、淡泊名利、无私奉献、艰苦奋斗、可敬可爱的教师队伍!”

40年风雨兼程,承载着“正德厚学、笃行致新”的校训和“艰苦创业、自强不息”的桂电精神,西电援建人和新老桂电人励精图治,顽强拼搏,实现了学校各项事业的长足进步。目前桂电是国家工信部、国防科工局与广西共建高校、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提升工程”入选高校、广西重点建设高校,在桂林、北海两地共建有4个校区,总占地4100余亩,有全日制在校生41000余人,教职工3100余人。一流学科、一流本科教育建设成效显著,学校现有一级学科博士点4个,“工程学”“材料科学”2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10个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10个专业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新闻推荐

参观广西日报社博物馆,受益匪浅

小记者会员郑柏凯(南宁市新阳路小学)在老师的精心组织下,我们学校的小记者会员终于如期走进广西日报印刷厂博物馆,学习了解和...

广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广西这个家。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举家南迁 韶华倾负 写在西电援建桂电40周年之际)
频道推荐
  • 硬地上铺砂子种草植树业主质疑小区绿化造假 事发柳州市颐和家园小区,林业园林部门称不符合绿化规范已叫停施工
  • 钦州港海关与钦州港同频共振10年 建设国际一流港口 打造对外开放高地
  • 万亩茶山变“金山”
  • 产业旺 乡村兴
  • 容县群众体育 风景这边独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