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女士多次来到钻汇文化公司都没找到人。
钻汇文化公司已连续几个月大门紧锁。
今报记者赵敏实习生农诗祺图/文
从去年10月起,广西钻汇文化传播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钻汇文化公司)吸纳投资者购买“合作赞助演唱会门票套餐”,该公司承诺按合作赞助金额提供相应数量的演唱会门票,还按一定比例给予净利润奖励。但是,演唱会一直没能举办,而公司却已人去楼空。
演唱会一直未举办
投资者要求退钱被拒
市民严女士告诉记者,去年10月,她在朋友罗某的介绍下,以合作赞助演唱会门票套餐的方式,投资了钻汇文化公司筹备的2020年“钻汇之夜跨界联盟群星演唱会”。该公司共有3名股东,其中罗某是持股51%的大股东,黄某台是持股5%的小股东。
“罗某是朋友,又是公司大股东,我对他完全没有防备。”严女士说,罗某称演唱会有黄钻、蓝钻、红钻3种套餐可选择,投资金额分别为3万元、9万元和15万元,投资后均可获得价值投资额两倍的门票,还可获得一定比例的净利润奖励。
严女士选择了3万元的黄钻套餐,并与钻汇文化公司签了合同,然后按合同要求将3万元钱转给了黄某台。
合同约定,2020年“钻汇之夜跨界联盟群星演唱会”暂定今年1月在广西体育中心举办,钻汇文化公司给严女士赠送双倍价值、即6万元的演唱会门票,并按比例享受演唱会总盈利净利润的奖励等红利。
然而,演唱会一直未举办,严女士多次要求钻汇文化公司退钱,但罗某一直以“公司正在清账”为由,拒绝退钱。
南宁多人被忽悠
公司已人去楼空
“南宁有很多人投资了钻汇文化公司筹备的演唱会,涉及金额超200万元。”在南宁做红酒生意的黄女士告诉记者,去年10月20日,罗某带着公司二股东黄某宁到她家,称只要投资10万元,即可在销售门票时捆绑销售红酒,还可以拿到一系列的利润回报与钻汇文化的公司股份。
黄女士当即以她丈夫的名义投资了6万元,后来见罗某口头说的多个项目未落实,便未再投剩下的4万元。
7月21日上午,记者来到位于南宁经开区锦绣江南小区的钻汇文化公司,发现该公司大门紧锁,门上贴着一张物管公司的催费单,落款日期为6月12日。
催费单显示,该公司从1月开始共拖欠物业综合服务、代收代缴电费等费用3401.6元。小区物管公司人员称,钻汇文化公司从去年11月之后就没来过人。
记者随后又来到钻汇文化公司的注册地址——锦绣江南小区10号楼10-403房。只见门上贴着一张《房屋装修开工许可证》,显示业主为一名黄姓女子,装修内容为“暗埋水管、漏水维修、换门窗”。
记者敲门后,一名姓陆的男子打开了门。他称两个月前买下了该房子,目前正在装修,但从未听说过钻汇文化公司,更与罗某、黄某台及黄某宁这几人素不相识。
涉事公司大股东也自称是受害者
记者电话联系上了钻汇文化公司的大股东罗某。他对记者表示,自己也是被骗者之一,与严女士等人不同,他是在去年10月以出资入股的方式与钻汇文化公司签订合同投资演唱会项目的,并将5万元投资款转账到公司二股东黄某宁的个人账户上,如今也未得到退款。
罗某称,自己虽是股东,但不参与公司事务的管理,所以他无法对未如期举办演唱会、不退款一事进行解释。他还说,“公司正在清账”等理由均是借口,实际上公司的另外两个股东黄某宁和黄某台私自挪用了其他出资人的钱款,用以偿还私人贷款。此外,这两人还在以同样方式到处圈钱,“我已联合两名被骗者,准备起诉黄某宁、黄某台。”罗某说。
记者向罗某询问黄某台和黄某宁的手机号码,但他表示平时他们都是微信联系,并没有他们的手机号。
罗某还将他与黄某台的微信聊天记录发给记者,称他也曾问黄某台要过手机号,但对方回复称“催债电话太多,手机打不进”。
记者问罗某要黄某宁和黄某台的微信号码,但他称不方便提供,只是将两人的微信主页面截图发给记者。但记者搜索截图上的微信号,却显示该号码不存在。
严女士及黄女士等人告诉记者,他们已多次来到钻汇文化公司,每次都找不到人,罗某又推卸责任,目前他们正在搜集证据,准备到辖区派出所去报案。
新闻推荐
今年上半年广西12315接到投诉29680件,同比增长68.77% 价格违法举报猛增12倍
本报讯据《南宁晚报》报道,记者21日从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官网获悉,今年上半年广西12315投诉举报统计分析报告近日出炉...
广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广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