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杨秋通讯员刘苗苗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的时候,作为一名国务院侨办外派至泰国的援外教师,广西教师黄玮莹正在泰国曼谷醒华学校为当地学生教授中文课程。
黄玮莹深知,外派教师是外国学子了解中国的一个窗口。因此,她在继续坚守教育岗位的同时,还收集中国在抗疫过程中的感人事迹,向泰国学生讲述这些故事,并对他们宣传防疫知识。“当时疫情在泰国还未蔓延,当地人对疫情还处于观望状态,但我明白不能对此掉以轻心。”黄玮莹告诉记者,身为历史老师,她敏锐地意识到,此时此刻我们正在经历并见证一个特殊的历史事件,自己在课堂上的一言一行都将体现出中国人面对这场疫情的信心和勇气。所以平时上课时,黄玮莹坚持戴口罩,并鼓励孩子们也戴上口罩,课后叮嘱孩子们记得回家提醒家人戴口罩,勤洗手,少外出。
为了帮助当地学生更好地了解中国,她和孩子们一起观看中国抗疫的纪录片。孩子们个个认真地盯着屏幕,当看到奔赴一线的医护人员争分夺秒地抢救病人时,一位女学生不禁眼含泪水。几天后,有几个孩子跑来找黄玮莹,问可不可以让他们在课堂上为中国画一幅画,黄玮莹答应了。那节课上,孩子们拿出早早准备好的彩色笔,认真地画着。他们还问黄玮莹“武汉加油”“中国加油”的中文怎么写,有的孩子还细心地标注上泰文。泰国孩子们用五彩的画笔,描绘出对中国的诚挚祝愿。
随着疫情在泰国蔓延,泰国政府宣布进入紧急防疫状态。3月中旬,醒华学校暂时停课,黄玮莹这一批外派老师都没有回国,而是选择集体留守校园,与当地人一起抗疫。自治区侨办第一时间给在泰的外派老师们寄去口罩等防疫物资。泰国华文民校协会也给在泰的中国外派老师寄来了酒精喷雾消毒剂等。醒华学校为中国老师送来鸡肉、青菜等食物,还贴心地运来篮球架、蹦床等体育设施供中国老师日常锻炼。“中泰各界人士源源不断的关心,让身处异乡的我备感温暖。”黄玮莹说。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覃琴)近日,微信朋友圈出现一则温馨提示,“还没缴纳2020年度城乡居民医保费的朋友,请抓紧时间在6月30日前交费,还是2...
广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广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