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广西 南宁市 柳州市 桂林市 梧州市 北海市 防城港市 钦州市 贵港市 玉林市 百色市 贺州市 河池市 来宾市 崇左市
地方网 > 广西 > 今日广西 > 正文

强优势籼型杂交稻问世

来源:延安日报 2020-03-13 11:13   https://www.yybnet.net/

《人民日报》记者 申智林

1974年,第一批可应用于大规模生产的杂交水稻种子“南优2号”,被播撒到湖南和广西两地试验田里。同等条件下,一般每亩增产50至100公斤,比当地优良品种增产约20%。

强优势籼型杂交水稻成功培育后,我国水稻产量大幅提高。此后,东南亚、非洲、北美等地的许多国家,纷纷到中国学习杂交水稻技术。杂交水稻技术,不仅有助于解决中国粮食安全问题,同时也推动了世界粮食的一次革命,造福了世界人民。

亲历者说

罗孝和:82岁,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研究员,1970年加入袁隆平科研团队,三系杂交稻研究的主要参与者

“先看看这个!”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会议室,记者见到了罗孝和。老人精神矍铄,未及发问,先展示了一份发明专利证书,上面是他的两系法杂交水稻研究成果,“仅此转让费一项,每年创汇数百万美元”。

罗孝和,同杂交水稻打了一辈子交道,而引他走上这条道路的,正是袁隆平。

1970年,罗孝和主动请缨,在组织安排下,进了袁隆平的研究小组。当时,袁隆平一直承受着很大的压力。“早些年,他到全国各农科院请教,很多人根本不信杂交水稻能搞出来。”通过对遗传学理论的系统分析,袁隆平坚持自己的判断。

为寻找天然水稻雄性不育株,1964—1965年,袁隆平带着妻子和学生,在水稻扬花季,拿放大镜搜寻了几十万个稻穗,终于找到了4个品种中的6株雄性不育植株。用这些做材料,袁隆平科研小组做了3000多个杂交组合试验。

试验以水稻生长季为周期。湖南的冬季,气温低,做不了试验。从1968年起,每当寒流来袭,袁隆平就带上助手,在滇、琼、粤、桂等地辗转。他们像候鸟一样,追着太阳走,一年时间当两三年用。

辗转的路途,背一床棉絮,卷一张草席,提一个装着种子的桶,赶车赶船。试验的农场,木架搭床,铺上稻草,就成了床。十几个人挤一个大通铺是常有的事。

此时,试验却连遭挫折。1969年,袁隆平意识到,原来的材料可能亲缘太近。于是,团队将视线投向野生稻。

1970年11月,在海南三亚南红农场附近的沼泽中,两位工作人员终于发现了一株花粉败育的野生稻。袁隆平将之命名为“野败”。试验中,“野败”的不育性状100%遗传。之后,全国兴起了利用该材料培植水稻不育系的大协作,涌现出一批水稻不育系及其保持系。

1973年,全国杂交水稻协作组从东南亚的一些品种中,又测得较理想的恢复系。杂交水稻“三系配套”顺利实现。

1974年春天,袁隆平团队在海南育出了十来公斤杂交水稻种子“南优2号”。新制出的种子,很快被种下,并在那个秋天,迎来丰收。长沙一处,亩产505公斤。

此后,中国研究杂交稻良种的脚步从未停歇。1997年,袁隆平开始超级稻的研究。2019年10月底,第三代杂交晚稻在首次专家测产验收中,已经实现亩产突破1000公斤。参观贴士

参观贴士

隆平水稻博物馆目前为中国首家以水稻文化为主题的专题性博物馆,位于湖南省长沙市芙蓉区浏阳河东岸。隆平水稻博物馆举办了三大基本陈列,分别为《袁隆平与杂交水稻陈列》《中国水稻历史文化陈列》和《水稻的一生展览》。周一、周二闭馆。

新闻推荐

为产业转型升级按下“加速键” 南宁经开区推进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见闻

本报记者杨波通讯员韦少宁口罩、防护服、红外体温计等广西产防护产品实现“广西检”“广西产”,最快一天就能出具产品合格...

广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广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强优势籼型杂交稻问世)
频道推荐
  • 硬地上铺砂子种草植树业主质疑小区绿化造假 事发柳州市颐和家园小区,林业园林部门称不符合绿化规范已叫停施工
  • 钦州港海关与钦州港同频共振10年 建设国际一流港口 打造对外开放高地
  • 万亩茶山变“金山”
  • 产业旺 乡村兴
  • 容县群众体育 风景这边独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