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归现场
瑶山鳄蜥大桂山鳄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供图
今报桂林讯(记者邓振福)5月31日,广西瑶山鳄蜥野外放归活动在大桂山鳄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举行,15条纯本地种源的瑶山鳄蜥被成功放归野外。由于多方面原因,野生瑶山鳄蜥处于极度濒危状态,放归是恢复瑶山鳄蜥野外种群数量的重要措施。
广西大桂山鳄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2005年经自治区政府批准成立的以保护瑶山鳄蜥为主的自然保护区,于2013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贺州市八步区境内,拥有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瑶山鳄蜥等多种野生保护动物。瑶山鳄蜥与恐龙生活在同时代,是第四纪冰川后期残留下来的原始爬行动物,被誉为原始蜥蜴类的“活化石”、爬行界的“大熊猫”,对于研究爬行动物的起源和演化、蜥蜴目各科分类等有重要价值。
瑶山鳄蜥地理分布狭窄,全球仅分布在我国的广西、广东及越南的一些自然保护区。广西有野外瑶山鳄蜥800多条,其中大桂山鳄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500条左右。由于瑶山鳄蜥喜独栖,在种群数量低的情况下寻找配偶困难,加上性成熟晚、自身繁殖率低等原因,野生瑶山鳄蜥种群依靠自然恢复时间长,种群数量急剧下降。
近十年来,大桂山鳄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与中国科学院等单位开展瑶山鳄蜥繁育合作,建立瑶山鳄蜥救护繁育中心,目前繁育成功瑶山鳄蜥280多条。2017年以来,大桂山保护区管理局组织开展了瑶山鳄蜥种群选定、放归地点确定等放归准备工作。为防止保护区基因污染,筛选出15条纯本土种源放归瑶山鳄蜥物种,于5月31日下午在预定地点成功放归。
瑶山鳄蜥放归之后,保护区还将继续做好后续工作,通过无线电跟踪监测鳄蜥位置;加大对放归地区居民的科普宣传,让居民参与瑶山鳄蜥保护;加强野外巡护和红外相机监测,防止盗猎行为发生。
据了解,本次放归活动由自治区林业局主办,贺州市政府、大桂山鳄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和广西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承办,中国科学院动物所负责指导实施。
新闻推荐
新华社北京5月31日电(记者王鹏)在红色教育基地举行入队仪式、实地寻访祖国建设成就、城乡队员手拉手结对子……“六一”国...
广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广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