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以来,自治区政府共分五批取消、下放和调整行政许可事项230项
■持续深化“多证合一”改革,整合涉企事项目录,形成具有广西特色的“三十九证合一”模式
■在全国率先制定出台省级政务服务容缺受理制度,减少企业群众办事时间
本报南宁讯(记者/赵超实习生/徐纬华)5月30日,记者从自治区政府新闻办举行的广西深化“放管服”改革情况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18年以来,我区持续加大“放管服”改革力度,加快政府职能转变,通过精简行政审批事项、改革商事制度等,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更大限度地激发了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
行政审批事项进一步精简。2018年以来,自治区政府共分五批取消、下放和调整了行政许可事项230项,分两批对296项行政许可事项的设定依据、规定办结时限的依据或者法定办结时限等进行了调整,涉及投资、生产经营、市场准入等领域。
商事制度改革取得进一步成效。持续深化“多证合一”改革,整合涉企事项目录,形成了具有广西特色的“三十九证合一”模式,截至目前共发放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营业执照180.58万张,其中新设立126.77万张,变更换照53.81万张;“证照分离”改革全面推开,在全区范围内对100项审批改革事项,按照直接取消审批、审批改为备案、实行告知承诺、优化准入服务等四种方式推行“证照分离”改革,截至目前12.85万户市场主体享受到了“证照分离”改革便利;推行市场主体简易注销改革,截至目前共有5.56万户企业申请了简易注销公告,为企业节约了注销公告费,有效降低了制度性交易成本。
投资环境进一步优化。围绕企业投资项目审批等重点领域,将行政许可事项承诺办结时限压缩50%以上,推进投资项目管理模式从事前审批向以政策性条件引导、企业信用承诺、监管有效约束为核心的管理新模式转变,推广应用投资项目在线并联审批监管平台。企业开办方面,全区134个市、县(区、开发区)政务服务中心(政务大厅)已有115个实现了企业开办有关部门全部进驻办公,91%的市、县(区、开发区)基本实现了1个工作日办结;工程建设项目报建方面,大部分市县实现用地预审10个工作日内办结,投资项目核准5个工作日办结,备案2个工作日办结,节能审查9个工作日办结;获得信贷方面,各银行平均办结时间已压缩至9个工作日。
行政审批效能进一步提升。自治区、市、县、乡四级单一部门办理的事项“最多跑一次”(含“只需跑一次”和“一次不用跑”事项)实现率分别达到95.4%、97.2%、94.4%和94.4%;在线上积极推进政务服务事项“网上申报、智能审批、即批即得、电子结果”,不断提高网上办事效率,广西数字政务一体化平台主体功能已基本建成,运行后将大幅提高我区“互联网+政务服务”水平;“减证便民”专项行动基本完成,大力清理烦扰企业和群众的“奇葩”证明、循环证明、重复证明等各类无谓证明,目前自治区、市、县、乡四级取消证明材料2270项,建立全区基本证照52项,保留10项村(居)民委员会证明材料;在全国率先制定出台省级政务服务容缺受理制度,减少企业群众办事时间。
新闻推荐
孵化本土影视IP 讲好新时代广西故事 《我家在广西》发布聚本地电影大咖
广西各地影视人一起参加启动仪式本报讯(记者李宗文文/图)广西山川美丽,江河纵横,民风淳朴,给电影人提供了灵感。昨日,《我家...
广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广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