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骆万丽实习生徐纬华
5月26日,为期3天的中国糖业博览会暨世界糖业研讨会在南宁落幕。这场以“加快糖业转型升级共享创新合作商机”为主题的盛会,吸引了800多家企业参展,广西涉糖企业也争相亮相,在展会上展示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科技创新、人工智能、大数据融合等现代化手段正在为传统糖业激发出新的活力。
提升机械化水平
在智能机械设备及技术展区,柳工集团把这一榨季的“新式武器”搬到了现场——新型甘蔗收割机随车配置高举升甘蔗收集自卸斗,无需跟车作业,更适合小型地块收获作业。
在糖业发展及合作展区,6台无人机格外引人注目。这些无人机可以完成病虫害监测、产量预估、局域小环境气候监测等任务,还能自动规划路线进行农药喷洒,平原地区一天最多可以喷洒1500亩。
由南宁糖业股份有限公司和广东粤威环境技术有限公司合作研发的甘蔗除杂预处理系统在展会上赢得众多客商青睐。据介绍,这个高效除杂设施可让机械化收割的甘蔗含杂率降到3%左右,产糖率可提高1到2个百分点,一吨糖的成本将节约500-800元。
广西是全国最大的糖料蔗和蔗糖生产基地,甘蔗种植面积、蔗糖产量已连续26个榨季占全国的60%左右。但广西90%以上的蔗田为旱坡地和丘陵地,过去糖料蔗收获主要依靠人工完成,机收水平低,蔗糖生产成本居高不下。
“近年来,广西掀起糖业‘二次创业’浪潮,提高甘蔗生产全程的机械化水平是重要举措之一。”自治区糖业发展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表示,如何适应机械化带来的甘蔗种植生产新变化正成为众多企业探索的方向。
产业链向更深层次拓展
科技进步带来了生产模式的创新,同时也进一步推动糖业产业朝高附加值、绿色环保方向发展。从此次糖博会上看,“甜蜜事业”产业链正向更多元化、更深层次拓展。
在广西糖业成就展区,广西大学绿色制糖科研团队研发的全国第一条膜法制糖生产线运用物理澄清技术将糖类产品从曾经单一的砂糖拓展到甘蔗活性水、甘蔗饮料、甘蔗醋、甘蔗啤酒、化妆品等领域。据团队学科带头人、教育部糖业及综合利用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李凯教授介绍,把化学澄清生产方法变成物理澄清技术,可实现制糖生产“零添加”,为蔗糖实现多元高值化生产提供技术支撑。目前该研究成果已在贵糖集团、光明糖业等企业中实现产业化应用。
从输出产品到输出技术、装备,广西建工一安公司在糖业产业链条的另一端掘到商机。近年来,广西建工一安公司推行“走出去”战略,着力打造“食糖生产线世界领先的制造商”。此次糖博会上,美国CSI公司与广西建工一安公司达成合作意向,委托其代理全新推出的环保型脱色剂产品,双方还签订了酒精厂污水零排放技术转让协议。“通过在海外糖业项目市场的成功摸索和对国际先进技术的引进吸收,把国际糖业领先技术和设备向区内各大糖企推介,用新技术新理念促进区内制糖技术的革新。”广西建工一安公司董事长唐农生表示。
大数据带来新变革
当前,呼啸而来的大数据浪潮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也为传统糖业带来了新的革命。
在5月24日举行的智慧糖业发展论坛上,广西糖业集团与广西泛糖科技有限公司正式启动了订单农业大数据平台。点击进入平台,每份合同对应一个二维码,轻轻一扫,合同签订情况、蔗农信用等数据一目了然。“以前各制糖企业签订的糖料蔗购销纸质合同少则几千份,多则上万份,数量庞大的合同统计、查询、归档、保管等工作都对企业提出了巨大挑战。”广西糖业集团负责人介绍,利用信息化手段实现订单管理平台化,实现地块信息采集,整合农务系统、生产系统为集团管理提供可视化平台,平台汇集的种植侧数据将是未来糖业大数据平台的重要数据来源。“计划用3个月时间完成大数据平台试点推广,形成行业标杆。”
自治区糖业发展办公室科技进步处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糖博会展示的范围突破狭义的糖业范畴,扩大到泛糖产业全产业链。在糖业发展大变革的背景下,广西唯有加快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用先进技术提升产业优势,才能不断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和竞争力,加快糖业高质量发展。
新闻推荐
广西公务员考试第二批职位出炉 玉林这些职位 有没有你合适的?
昨日,记者从广西人事考试网获悉,自治区公务员局近日发布了《广西壮族自治区2019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选调生)第二批职位报名及...
广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广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