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全景图校方供图
南国早报记者许莎明通讯员王菲
广西纺织工业学校(简称广西纺校)作为一所国有公办纺织服装类中等职业学校,是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全国纺织服装行业人才建设先进单位。学校建校40载,以内涵强实力、以特色谋发展,为社会培养了大批具有社会责任感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2018年,学校通过教育部“国家示范校验收”公示,被教育部确立为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同年,学校在自治区首批中等职业学校星级评定中被评定为“四星级学校”,学校还获得由国家市场监管总局颁发的第三届“中国质量奖提名奖”,是全国唯一一所获得该奖项的中职学校。
1一流实训基地为学生成才奠定基础
近年来,学校围绕国示校项目,依托获批各项目资金,利用各种渠道筹资加大力度进行实训基地的规划建设。如今,学校已建成中国纺织服装人才培养基地2个、自治区级示范实训基地4个、广西中职学校名师工作坊1个,建成目前广西中职学校当中规模最大的纺织服装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西南地区唯一一所国家纺织职业技能鉴定站、广西中职唯一一个仫佬族马尾绣民族技艺文化传承基地以及广西首批中职学校专业技能比赛训练基地。自2015年起,学校连续4年承办我区中职服装设计与工艺大赛,为我区服装行业做出了突出贡献。
2专业师资队伍托起职教蓝天
近年来,广西纺校已建立起一支“校企对接,四能三优”型师资队伍。学校现有专任教师200余人,专业带头人16名,专业负责人22名,骨干教师45名;“双师型”教师154名,占专业教师比例80.63%;高级职称教师37名,其中正高级教师1名;研究生学历31名;行业企业兼职教师数量46名;拥有一支广西中职学校当中行业专家最多、“双师型”人数最多、学历最高的纺织服装教师团队,培养全国纺织服装行业指导委员会委员5名、全国机械行业公共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应用文化学科组成员1名,全国青年岗位能手1人,广西中职名师3名,广西企业科技特派员17人,学校陈黔校长还获自治区人民政府颁发“科学技术特别贡献奖”。
3校企合作创新产教融合模式
广西纺校校长陈黔表示:“我们将聚焦点放在就业需求上,着眼于岗位的专业要求,通过教学与实训使学生获得实用的知识和技能,改革教学模式,重组教学内容,培养出更符合企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
缩短学生技能与企业岗位实际要求的距离,一直是学校努力的方向,通过三个重点建设专业建立专业指导委员会,不断健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长效运行机制,促进教产研融合。学校纺织技术及营销专业实施“产教对接、一体双模”的人才培养模式,开展“全日制在校生”和“企业短训班”双轨并行的办学模式;染整技术专业实施“校企合作,学岗融合”等人才培养模式,建成校内生产仿真实训基地,开展“仿岗培养”教学实践;学校在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建设基础上,建成我区中职唯一一个仫佬族马尾绣民族技艺文化传承基地,我区中职首批技能比赛训练基地,具有“名师工作坊”“服装工作室”,注册“绣织坊”商标,创建学生马尾绣社团,创新性地将马尾绣技艺融入服装专业教学和创业教育中。
自2007年至2018年,学校师生参加各级各类赛事,在全国赛区获7金25银31铜,广西赛区获54金94银139铜。此外,学校另获批专利37项。
4国际合作交流助力“一带一路”
近年来,东盟国家高素质的纺织服装人才已远远不能满足产业发展的需要。学校作为西南地区唯一一所纺织类中等职业学校,具有良好的教育培训资源和地缘优势,学校领导积极研究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主动融入国际交流合作,开展海内外文化、技术交流。
目前,学校与天虹纺织集团——天虹染整越南有限公司接洽,达成人才培养合作意向。3月27日~31日,学校刘霞副校长赴缅甸开展“衣路工坊”缅甸青年服装技工培训中心揭牌仪式及培训活动,并就教学资源共享、人才培养、职业资格证书培训和短期文化交流等与缅甸教育部相关人员进行了交流。5月,柬埔寨旅游部旅游发展及国际合作司将派代表来学校,就纺织服装类人才合作培养签署人才培训合作备忘录。9月,学校计划招收外籍留学生。
新闻推荐
弘扬创新精神 践行医者仁心 记广西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主任陈东亮
本报记者陆燕实习生滕宝仪他,精医济民,备受业界肯定和社会赞誉;他,医道仁心,是患者心中的希望;他,不忘初心,坚守科研攻关,引领学科...
广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广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