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李春生通讯员陆冬琦
开栏语“五四”100年,青年自请缨。
刚刚公布的第22届“广西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他们开拓进取、奋发有为,充分展现了当代广西青年的精神风貌和价值追求。今日起,本报刊登其中部分获奖者事迹,以激励和引导全区广大青年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建设壮美广西的征程中发挥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
4月25日上午,李炎接到了110千伏沙井变电站的GIS接地刀闸合闸不成功故障信息,立即赶赴现场进行紧急处理。不到一个小时,他便快速排除了故障。
李炎,南方电网广西电网公司南宁供电局变电管理一所检修二班副班长,一个戴着厚厚眼镜的80后“理工男”,黝黑的皮肤、壮实的体格,是风吹日晒检修生涯镌刻的烙印。
经手检修设备上万台次“零差错”!李炎被誉为变电检修的“能工巧匠”,先后荣获了“全国青年岗位能手”、“中央企业青年岗位能手”、“中央企业技术能手”、广西五一劳动奖章、首届“广西工匠”等荣誉。第22届“广西青年五四奖章”表彰名单中,李炎作为青年岗位能手之一位列其中。
2003年入企,一学一干就是16年。“他啊,就是一个严苛的完美主义者,检修就像打游戏一样,必须要‘通关’。”提到李炎,班组里的同事用“不疯魔,不成活”概括他:平日言语不多,日常检修中,干完活后总是顺带把周围的设备检查一遍;碰上新设备,他可以痴痴地守在旁边观察、研究好几天……(下转第三版)
(上接第一版)
他把工作当课堂、把设备故障当课题、把身边有一技之长的同事当老师;他习惯将现场工作中碰到新问题、新设备记录下来,认真梳理,寻找答案。至今李炎的笔记已有几十本,塞满了两个资料柜。
年复一年的历练,李炎练就一双“火眼金睛”和一身变电检修“绝活”。在复杂的各类变电设备安全隐患和故障中,别人查找不出的,他总能迅速查找到;同事遇到排除不了的故障,第一时间想到的总是他。
随着电网的快速发展,李炎也有了更深的思考:必须改变传统的思路,创新工作方法,提高变电检修工作效率。
短短几年间,“李炎劳模创新工作室”承担各类创新课题100余项,申请国家新型专利43项,由他研发的“工业内窥镜在变电检修的应用”和“断路器速度测试传感器万用固定装置”等多项国家专利问世,填补了广西电力检修领域的空白。不仅如此,他带领的创新团队完成的创新项目,还先后获得“电力行业信息化优秀成果一等奖”“广西电网职工技术创新一等奖”和南网科技进步二等奖等25项奖项。
工作16年,李炎笑称自己是“老匠人”。展望未来,李炎想得更多的是如何做好“传帮带”,帮助更多年轻人少走弯路。“这段时间,我计划梳理自己从业16年的经验,撰写一本变电检修案例集。”李炎说。
新闻推荐
下周六相约都安,再去邂逅会“开花”的河 赏纯净“花河” 听佛寺晚钟
盛开的海菜花。李先生供图扫码入群咨询报名南国早报南宁讯(记者闫芬丽)“那条会开花的河,美得难以言喻!”上周六,南国早报旅游...
广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广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