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迎接自治区成立60周年,柳钢精心装扮,喜迎大庆。12月6日,笔者走进厂生产一线,在厂区道路、车间操作室、办公楼前,随处可见的横幅宣传画、彩旗花卉、图案造型……亮眼夺目、喜庆热烈,成为钢城一道美丽的风景。
截至今年,柳钢也走过了60年的辉煌历程。柳钢的发展,也折射出广西工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振兴与发展。连日来,钢城儿女畅谈身边变化,满怀喜悦迎接自治区成立60周年。
智造好钢
近年来,广西大力发展“互联网+”、智能制造,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柳钢乘着自治区推动冶金等传统产业“二次创业”的东风,加快企业向智能化、绿色化转变。
“现在的钢铁工人可真‘享福’喽。”83岁的柳钢退休职工路先习笑呵呵地说道。
作为柳钢的第一批建设者,1960年,路先习亲手放出柳钢也是广西的第一炉铁水。他回忆道,以前,炼铁高炉炉前工人需要手持大锤击打出铁口放铁水。那时候还没有开铁口机,出铁操作只能人工用大锤和钢钎把铁口打穿。“抡大锤”便成为当时高炉炉前工的必修课,如今,路先习的手上仍有粗厚的茧。
不久前,路先习重新回到柳钢2号高炉参观,看着3米多长的开铁口机宛如一个健壮巨人,紧握着锋利钢钎飞旋着向铁口深处冲击,短时间内击穿了出铁口。“没有以前浓浓的灰尘,炉台闻不到一丝刺鼻的味道!”火红的铁水映红了路先习的脸庞,他的眼眸中闪现着激动与骄傲神色。
工艺技术的革新,让炉前操作发生根本转变,而智能机器人的投用,也成为智能工厂打造好钢铁的一个缩影。
在热轧厂1450mm生产线,轧钢车间卷取技术员覃大伟坐在操作室里轻点鼠标,前方的一台机器人臂快速抬起、伸出、左旋右转,完成了钢卷的标识数据喷印,动作干净利索,用时不到90秒。
过去,喷印钢卷标识数据一直是人工操作的,喷字工岗位是四班三运转,每班2人共需要8人轮班。
“高温、强度大、效率低、错漏多。”说起人工喷字的弊端,覃大伟深有体会。他说,喷字工必须在600摄氏度到800多摄氏度高温的钢卷旁,手持模板和喷枪对热态钢卷进行喷字、描号,不仅劳动强度高,工作环境恶劣,存在安全隐患,还容易出现钢卷喷印不清晰、标识错漏等质量问题。
2017年,机器人全自动喷印机正式替代人工喷印,不仅高效,而且实现每个钢卷的准确跟踪和精准喷印。
“自动化设备的投用,彻底改变了我们的工作环境。”覃大伟感慨地说。
绿色回赠
曾经“十雨九酸”的柳州,如今,青山绿水环抱,四季鲜花怡人。这其中,柳钢的绿色转型可谓贡献巨大。
十多年来,柳钢累计投资70亿元,对环境进行综合整治,使得厂区环境发生了根本性改变。对于绿色的“回赠”,广大职工深有感触。
“这是处理前后的废水对比!”在柳钢一号工业废水集中处理站,工作人员刘科用烧杯展示处理前后的工业废水,浑浊不清散发异味的工业废水与清澈见底没有异味的处理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十一五”期间,柳钢投资1.2亿元先后建设3座工业废水集中处理站,工业废水集中处理能力达到每天26万吨,实现废水循环利用。“处理后的废水一部分作为工业补充用水再次进入工业用水管网,还有一部分用于厂区道路喷洒及绿化灌溉。”刘科介绍说。
当前,柳钢已经形成了封闭式的“水→废水→处理→回用水”循环利用模式,整个生产流程不外排废水,实现100%循环利用,由此每年可以节约7000万吨水资源。
谈及环境变化,进厂将近20年的柳钢职工胡艳萍说,以前在柳钢厂区行走十分艰难,灰尘大,道路又特别烂。她笑称,那时候上班,口罩是不敢摘下来的,每天带着厚厚的口罩十分难受。
现在,道路硬化了,灰尘没了,绿树随处可见,每天上下班可以欣赏厂区的美景,上班的心情也好了许多。胡艳萍露出两排大白牙高兴地说:“以前买的口罩都用不到了,不戴口罩,牙齿每天都可以晒着太阳啦!”
本报通讯员刘金亮
文有东报道摄影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李湘萍亲子共读,用书香滋养的童年。近日,“少年阅读纪·阅读陪伴我的家——广西亲子家庭阅读能力提升大行动”颁奖...
广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广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