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农业科技工作者,只有充分地将掌握的技术用于指导农民增产增收,推动农业发展,才能更好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这是全国农业技术推广先进工作者、桂林市农业科学院院长李家文的人生信条。
在这一信条的指引下,在20多年的从业时间里,李家文深入田间地头、高寒山区,主持和参与一系列重要农业科研项目,并取得累累硕果。“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对李家文连续多年组织实施的“看禾选种,助农增收”桂北现场会给予高度肯定,并表示这一现场会已成为广西农业叫响全国的品牌活动。
2010年以前,广西秋冬种马铃薯须从北方引进,存在种薯质量无法保证、运输成本高等问题。李家文主动向上级部门申请主持实施《桂北高海拔地区马铃薯良种繁育试验示范》项目。项目获批后,他开始了频繁的下乡上山工作,因交通不便,他经常晚上就住在高山上的农户家里。经过4年的摸索,他终于找出适合桂北高海拔地区开展马铃薯夏繁,并应用于广西秋冬种的最佳时间及模式,改写了广西秋冬种马铃薯须从北方引进的历史。该项目于2014年获桂林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在耕地面积有限的情况下,李家文从提高粮食单产、提高农民种粮效益和积极性入手,于2005年主持实施了《优良水稻新品种引进展示及示范》项目。到2010年,累计推广应用水稻新品种10个,面积达100.2万亩,新增稻谷产值近2.9亿元,2012年,该项目获桂林市科技进步二等奖。此外,李家文还组织实施《广西桂林市农作物种子质量监督检测分中心》项目,建成了广西唯一一个通过考核认证的地市级种子检测分中心。
桂林不仅是我区重要的“粮仓”,还是我区重要的蔬果基地,蔬果的增产提质对当地农民增收有着重要的意义。为此,李家文又先后主持和参与了蔬菜、罗汉果、葡萄等20多个科技项目的实施,推广了罗汉果组培苗等一大批农业新品种、新技术,解决了许多长期制约广西及桂林农业生产的技术难题,共获科技成果奖22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农业部农牧渔业丰收计划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及生态效益。
如今,逢年过节李家文都会收到农民朋友的问候,而这也更坚定了他继续推动农业发展、帮助农民增收的决心。(《广西日报》9月11日)
新闻推荐
据新华社北京9月17日电(记者李延霞)记者17日从中国银保监会获悉,近日,银保监会同意河北、山西、内蒙古、黑龙江、福建、河南...
广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广西这个家。